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海南:实行节能减排问责耗能企业成重点
2009-05-05
海南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降低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努力控制在1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努力控制在2.5万吨”。这是海南省提出的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就此,海南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方晓宇与全省18个市县及海南炼化等11家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加强海南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对历史负责。先前海南省召开了全省海防林建设动员大会,今日又召开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再次昭示海南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决心。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讲话中强调,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一方面,这是海南发展最突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另一方面,海南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很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这种省情不允许我们“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加快节能减排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对海南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海口市和三亚市政府、海南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在会上分别就节能减排工作作了发言。海口市政府推行关停搬迁城区企业,控制零散污染源头的举措,将城区工业污染源头企业相继迁入海口西部工业区,有效进行集中治理。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对全市公交运输车辆推广“油改气”工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2006年海口全市达到沼气建设规模1626户。

三亚市经济主要产值是在酒店、景区、旅游房地产中实现的,一大批酒店设施、住宅设施的空调、照明等是消耗能源的主要载体,所以建筑节能是三亚节能工作的“牛鼻子”,据三亚市负责人介绍,《三亚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的制定从制度和体制上加强了建筑节能的工作推行,同时,抓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确立了以三亚瑞亚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汇丰国际度假公寓为典型的建筑节能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75145平方米,开发企业与国家科技部、中山大学、深圳能联机构展开合作,引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及国际先进的“新风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应用到小区公共用电。经测算,此项目投入使用后,年可节电66842千瓦小时,节省一次性能源合约27.41吨标煤,减少城市电力建设资金200多万元。

水泥工业最大的能源消耗是煤炭和电力。减少排放,利用余热发电就成为海南华盛天涯水泥公司的攻坚课题,据介绍,2005年该公司在全国水泥行业5000T/D生产线上率先研发纯低温余热发电并获得成功,在生产过程中把排放到空气中的40万M⒊/H废烟气收回来,不仅利用余热发电每年可节电4800万度以上,还可减少36348吨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节约20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成为海南第一个被国家批准的CDM合作项目,填补了海南该项目的空白。


罗保铭同时指出,海南省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要完成国家下达给海南省的“十一五”约束性节能指标,任务相当艰巨。海南省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今年以来,就已多次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天然气缺口不断扩大,这预示着要保持“十一五”时期的能源供需平衡,还需付出很多努力。海南是独立的生态体系,对生态安全、对环境保护必须要有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海南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大,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工业污染达标排放不稳定,农村水源污染较为严重,对海南今后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