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0.7%,全球石油消费增速创5年新低
2009-05-05
昨天(2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显示,在经历了2006年的高油价后,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大幅下降。在BP与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联合召开的发布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在高油价下,全球经济依然稳定增长,这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未来能源安全的信心。

全球石油消费增速为0.7%


BP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速为0.7%,创下了2001年以来新低,也是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而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下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每天下降了40万桶,是上述国家过去20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2006年,布伦特原油的现货平均价上涨了近20%,至65.14美元/桶。

BP集团候任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认为,全球制造业目前存在着一个结构性的变化,越来越多转向发展中国家,导致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也随之下降。

分地区来看,2006年,在石油进口国中,仅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速依然高于过去10年平均水平;欧洲、亚太其它国家、北美洲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政府降低能耗的努力有利于增加中国能源需求弹性。

BP集团全球化工业务总裁傅嘉礼认为,中国的需求上升只是世界供需关系中的一部分,如果只责备中国,不但不公平,而且不准确。

  中国成世界第五大产油国

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石油总产量增加了0.4%,达到8170万桶/日。由于需求疲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2006年年末进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减产。

阿联酋和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产量增长的主力,而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的产量则有所降低。

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外的产量在2006年增加了30万桶/日,然而,增幅仍不及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俄罗斯的产量增加了约22万桶/日,居增幅榜首。中国由于2006年获得了多个勘探发现,使之取代墨西哥,成为世界上第五大石油生产国。

据徐锭明介绍,可以建成千万吨级的油田的发现包括渤海湾的“蓬莱193”和南堡油田。另外,中国在塔里木盆地也有比较好的发现。

全球经济2006年的增长速度达到5.4%,全球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第四年超过4%。数据显示,2006年史无前例的高油价并没有对经济的高增长造成较大影响。鲁尔认为,2006年数据可以增强市场对未来能源安全的信心。

按照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如果长期大幅度的油价上升,会导致GDP的下降,会导致高膨胀。例如,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全球经济的放缓和萧条就是由高油价导致。

  石油储备能满足40年消费

BP昨天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2007》显示,按照目前水平,世界探明石油储备能够满足40年的消费需求,而天然气储备能够满足60年的消费需求。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6年,尽管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但全球能源利用年均增长3%,高于1996年至2001年的年均增长1.2%,但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增长更快。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备中,三分之二来自中东地区.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