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节能效果凸显,北京拟投320亿进行节能改造 |
2009-05-05 |
|
在过去的一年中,北京市建委选取了几个试点区域,推广建筑节能。直至今日,好处和效果终于凸现出来。新农村建筑节能改造仅仅是整个北京市建筑节能改造的起步。“十一五”期间,北京约要投入320亿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北京新农村:从节能“绿房子”开始
编者按
目前,在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政策,项目如没有达到节能65%的标准将无法通过验收。然而,在农村,建筑节能还是一个新的话题。自去年开始,北京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新农村建筑节能,并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
在实践中,北京市建委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肖群深有感触,农村建筑节能是比城市更加艰巨的任务。无论是政策约束上、农民的思想动力上,还是经济基础上,都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支持。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真真切切的效果,农民的主观积极性才能够被调动起来,新农村建筑节能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谈。
在过去的一年中,北京市建委选取了几个试点区域,推广建筑节能。直至今日,好处和效果终于凸现出来。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与北京市建委对新农村节能试点进行了联合调查。
北京计划投入320亿 “冬暖夏凉”并非空调一途
新农村建筑节能改造仅仅是整个北京市建筑节能改造的起步。
“十一五”期间,北京约要投入320亿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北京市建委工作人员这样透露。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大概有1.6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需要进行节能改造。如果按照每平方米大概需改造费用200元计算,北京市蕴藏着320亿元的节能市场。关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实施方案估计会在今年6月~8月间出台。
在北京市新近发布的“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2007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中,该市将组织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实施方案,建立全市2007年至2010年既有建筑改造的项目库。
市建委副主任冯可梁介绍,所谓的不节能建筑,就是在北京市出台30%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之前所建造的建筑,分别有9300万平方米和1亿平方米。其中有30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由于安全和规划的问题,不需要进行改造,大概有1.6亿平方米的建筑需要改造。政府机关办公楼、高耗能建筑及居住环境较恶劣的住宅区域定为第一批目标改造项目。
资金是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居住建筑的改造,可能还存在老百姓的认可和其他方面配套政策的支持问题。目前,北方既有建筑的改造多集中在外墙保温和供暖改革两大领域,容易被忽视的大型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是能源的一大“杀手”。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水泵和风机功率很大,但是有些并非满负荷工作,可谓“大马拉小车”。而在能源向设备末端输送的过程中,有的开风口太小,导致风阻力大,增大输送功率。
在节能改造方面,北京市发改委早于3月份发布的《北京市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有关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条目也可为资金突破打开新的渠道。
北京市建委表示,今年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工作重点主要有完善建筑节能和建材监管立法工作,修订《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以及建立和完善本市建筑节能的统计制度。
太平庄村:太阳能改变生活
41岁的陈秀容没有想到的是,搬到节能新居后不仅仅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更结束了她的外出打工生涯,自己当起了老板。
提起老宅子,陈秀容丝毫没有留恋。在她看来,原来梦里想的事转眼就变成了现实。她的家就坐落在太平庄节能新居边上的位置,和家人商量之后,她就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农家院生意。
据了解,太平庄村一期建设新民居69户,全部采用新型建材并使用太阳能取暖,村民目前已全部入住。
进入陈秀容的家,温度陡地降了下来,迎面一块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26摄氏度。昌平区节能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冬暖夏凉正是新居的一大特色。这是一种新型的砖在起作用,墙体用的都是保温透气性能良好的石膏墙材、混凝土与聚苯一体化材料、轻质复合板等产品,但成本并不高。
节能新居主要靠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通过屋顶集热板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居室供暖及满足生活热水需求。陈秀容回忆,往年一个冬天要用四五吨煤。工作人员计算,估计现在一个冬天用一吨煤差不多。不过,如果连续阴天十几天的话,太阳能的利用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供给所需热量。而这个时候就要启用系统里面的自供设备。
院子还具备联系各房间的“交通枢纽”功能。院落中设置有独立对外的生产用房,用于家庭生产,家具、粮食存放等,是家庭生产的重要场所。在节能省地方面,通过公共楼梯的局部室外化以及室内消灭纯交通功能空间、小户型室内交通与庭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创造出低建筑面积、高使用面积的新居。这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又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成本。
而陈秀容想要从事的农家院生意,则要归因于太平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