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出台加快提升工业装备水平宏观调控政策 |
2009-05-05 |
|
山东省经贸委7月7日发布加快提升工业装备水平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后几年内,我省将遵循先进适用、节能环保、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引进设备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围绕十大行业的关键环节,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现有企业,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到“十一五”末,全省主要工业企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以上装备的比重争取达到68%,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装备的比重达到30%。
轻工行业。淘汰5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企业和10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采用环保节水制浆工艺装备和宽幅高速纸机,加快现有造纸企业的改造升级,骨干企业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食品工业采用现代生物工程、保鲜、无菌灌装等高新技术及装备对分离、冷冻、干燥、杀菌、灌装、包装等关键环节进行改造,缩小食品工业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塑料行业着重提高挤出、注塑工艺装备的精度。
纺织行业。淘汰超期服役、精度差、原材料消耗高的纺纱、织布和印染设备。采用清梳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无梭布机,大力实施棉纺“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改造。积极推行环保、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的印染加工技术和先进设备。化纤行业逐步实现装置的短流程和大型化。服装行业继续加大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技术和吊挂流水线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设计和制作水平。
机械行业。淘汰能耗高、精度低的铸造、锻造和机加工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精密检测设备,着力提高设计、检测手段。继续采用柔性加工线、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工艺改造提升加工、装配、涂装、焊接等关键工序。加快机床等工作母机的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加工精度和可靠性。
电子信息。引进整机装配贴片机、半导体前工序等关键设备以及新型电子材料、元器件技术装备,大力推进装备的规模化、高端化。采用CAD/CAM技术,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适应电子产品加快更新换代的需要。改善工艺条件、试验条件。
化工行业。淘汰100万吨/年及以下小炼油装置、50万条/年及以下的斜交胎。积极推行石化、煤化、盐化装置的大型化升级改造,扩大规模,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离子膜烧碱、子午胎比重,提高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水平。
医药行业。淘汰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安瓿拉丝灌封机以及不能达到国家劳动保护、环保标准的原料药生产装置。采用先进的研发、检测装备,提高研发能力和质量保障水平。生物技术制药重点改造专用分离设备、生物反应器和自控系统。中成药要加快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提高在线检测和控制水平。 冶金行业。淘汰小高炉、小炼钢和低档次轧机,进一步推进冶炼装置大型化和现代化,加快推广实施富氧喷煤、高炉余压发电、干熄焦、转炉高炉煤气回收及综合利用、蓄热式加热、节水技术改造,促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建材行业。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以及一些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普通建材生产线,等量发展大型旋窑水泥装置。改造提高综合利用建材、新型建材生产装备水平。
煤炭行业。淘汰开采工艺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的采煤设备和高能耗、污染重的洗选煤设备,采用机电一体化水平高的综采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资源回收率,改善煤矿生产条件。
电力行业。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加快现有机组的节能改造和脱硫环保改造,重点建设60万千瓦以上的燃煤机组,鼓励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