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龙岩新罗区海峡西岸新兴机械制造基地
2009-05-05
新罗区是龙岩中心城市一市一区所在地,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是福建省重要的林区、矿区,全区森林面积3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9%,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蕴藏量30多万千瓦,地下已探明的矿藏多达60余种,其中高岭土是全国四大矿之一,煤、铁、石灰石品位和储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区面积267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海外乡亲16万人。新罗是全国著名的老区、苏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涌现出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等一批开国功臣。

近年来,该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在城市建设中当龙头、在产业聚集中做支撑、在和谐发展中求稳定”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构筑闽西经济增长核心圈的目标定位,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中当好排头兵。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经济社会进入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空间明显拓展,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发展活力明显激发,发展统筹明显协调,发展成果明显惠民。新罗区曾先后荣获过全国先进文化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卫生保健先进区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


创业乐园,商机处处

这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新罗1984年被国家列入全国22个对外开放县(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交通优势

新罗区是闽粤赣边的交通枢纽,目前已开通龙(岩)深(圳)、龙(岩)泉(州)铁路、龙(岩)赣(州)和已开工建设的龙(岩)厦(门)高速铁路4条铁路以及龙(岩)厦(门)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即将建成的龙(岩)长(汀)高速公路,泉(州)龙(岩)、永(安)武(平)2条高速公路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建设,将形成以龙岩为中心的大交通格局,龙岩与北京北京、深圳、福州、泉州、厦门等大中城市间已开通夕发朝至快速旅客列车。

将规划建设赣龙铁路复线和长汀-永安-沙县、上杭-梅州、龙岩-建宁铁路,永春-永定、漳州港-武平高速公路和永安-漳州高速公路漳平段,实现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交通主干线的全面对接,进一步提升龙岩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的聚集能力和枢纽功能。



成本优势

地价、电价、劳动力成本较低。辖区内电力装机总容量超120万KW,其中火电90万KW,水电30万KW,工业综合电价0.48元/度。辖区有3所高校和34所中专、技校,在校生5万多人,还有2万从国营企业改制后活跃在民营企业中的机械制造技术工人。

政策优惠

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按投资规模给予前期费用奖励;突出奖励重大投资项目,如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每增加投资1亿元,再增加前期费用奖励10万元;对落户为工业园区企业,按项目用地产出比给予一定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鼓励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培育上市,实施品牌战略,对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企业、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均给予奖励;实行重点企业奖励制度和企业家联系制度,对入选企业和企业家在投资服务、信贷担保、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

全区上下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着力为投资业主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经福建省投资环境监测评价,龙岩市包括新罗区在内投资软、硬环境总体评价连续两年全省第二名。
投资平台

拥有省级工业园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其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自2001年创建以来,已开发工业用地5平方公里,并同步完善园区路网及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目前,园区企业累计达156家,总投资超100亿元。目前,园区按照“一园多区”统筹城乡产业布局,规划建设龙州高新产业区及龙雁工业集中区,其中:高新产业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数控设备、北京及电子信息、光电节能、机电、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龙雁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5万亩,重点发展矿治、北京、热处理及相关配套产业,目前已入驻企业30多家。“十一五”期间,入园企业预计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截止7月初,已建成75.5万平方米通用及专用标准厂房。


新崛起的机械制造基地

新罗区近年来机械工业迅猛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北京设备和硬质合金等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体系,辖区现有各类机械制造企业700多家,从业近2万人,成为全区工业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全区机械制造业产值达6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占全区工业产值一半,机械制造业龙头地位的作用日益明显。

该区过去主要靠资源型工业产业支撑经济增长。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近年来该区注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125”产业发展思路,即一个龙头产业---机械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