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莫把仪器研究当“配角”
2009-05-0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创新中,笔者认为,对这句话可以做这样的理解:要想在科技创新中获得好成绩,就应当积极发明、充分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也就是说,科学仪器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实践证明,科研工具是人类科学事业发展有力的“推进器”。例如,望远镜的发明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显微镜的诞生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毛细管阵列式基因测序仪的问世,则加速了“人类基因测序工程”的进展等等。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高端科研仪器,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断层扫描仪、X射线物质结构分析仪、光学相衬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科学仪器,不仅仅能用来探索自然规律,积累科学知识,而且在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和开辟科学研究新领域方面也发挥出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于科学仪器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认识,很多人把它们看作科研工作中的“配角”。而实际上,它早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提升工业产品质量举足轻重的核心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纳米科学的大发展,科学仪器与装备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拥有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人民健康的保障权、经济交往中商业标准的制定权以及控制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竞争中最能有效地陷对手于被动的手段就是使其丧失仪器设备的创新能力。


  
  加强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必须跨出的一步,摒弃“科学仪器研究配角论”是当务之急!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