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脑作用日益凸显,制造业引进专家居首 |
2009-05-05 |
|
记者上周获悉,2007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移师深圳举办。本届大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透露,大会将至少连续三年在深圳举办,很大程度上在于深圳这几年引智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深圳市市长许宗衡表示,深圳将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优势、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推陈出新提高办会水平。 制造业占引进专家总数半壁江山 在回答本报记者有关中国工业的引智情况时,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介绍,2005年在大陆工作的外国专家共有487523人,比2004年增长7个百分点。按外脑引进的区域划分,港澳台位居第一,占2..28%,美、日、韩等国家分别排在二、三、四位。按引进专家工作的大陆省份划分,广东以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一,近几年来引进数量年均超过16万人次,上海其次,北京列第三。按行业划分,制造业占据引进专家总数半壁江山,达到50.8%,教育类排在第二,服务业排在第三,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据悉,全国各省市将约有50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培训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引智成果参会。 推动深港创新圈快速发展 “根据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深圳市高度重视海外引智与人才战略,将其纳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进。”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指出,留学回国人员从无到有、外国专家由少到多、“海归”经济由弱变强、外脑作用日益凸显,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深圳市累计引进国(境)外专家34万多人次,海外留学人员近万人,近5年平均每年引进海外专家约3.6万人次,而过去两年里这个数字更是超过7万人次,常驻1年以上的近万人,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首位,实现从引资到引智的历史性跨越。 据深圳市人事局长王敏介绍,深圳对于外脑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优化政策框架,形成长效引智机制,在海外人才待遇上,实行享受市民待遇政策;二是完善引智载体,2003年先后建立了八个各具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了一市多园、有园无界、辐射全市的大创业园体系,聚集海归企业680多家,年销售额超30亿元;三是多种形式并举,拓宽引智渠道,包括政府出海揽才,深圳市政府13年来5次出海揽才,还有团队引才以及会展引才;四是提高服务水平,放大引智示范效应,自2002年起,深圳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支持留学回国人员来深创业资金,至2005年底实际支出了资金近1亿元,带动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投入超过20亿元。
有专家分析认为,作为我国目前惟一专门对外国专家、国外培训机构、国际人才组织开放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人才交流盛会,从今年起移师深圳,必将为深港创新圈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动创新圈的快速发展。 据组委会透露,前五届大会分别在南京和沈阳举办,本届大会将在保留外国专家展区、出国(境)培训机构展区和引智成果展区等3个传统板块的基础上,增加国内项目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