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在上海举行的宝马展(BaumaChina2006)上,国内外筑养路机械知名品牌纷纷亮相,维特根、戴纳派克、住友建机、酒井、法亚等外资企业悉数登场,国内著名筑养路企业徐工、一拖洛建、厦工三明、柳工、西筑、镇江华晨华通、陕建等,均带来了无论从外观还是质量上都堪与国外品牌相媲美的产品。
由于前些年压路机市场的过热发展,原有的一些压路机生产企业纷纷增加技改投入,提高了生产能力。许多其它行业的国有企业或新的民营企业也纷纷涉足压路机领域,国内压路机的产能出现了严重过剩局面。同时由于世界压路机知名企业加速在中国建立生产或销售基地,使我国压路机市场的竞争日趋升温。在此局面下,国内企业如何满足用户需求,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市场迷失谁之过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因为“献礼工程”频繁,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前几年修建的高速公路,尽管并没有承受大型重载车辆的碾压,但已经是补丁连补丁;有的高速公路通车才1年多的时间,车流量很少,一场雨过后车辙显露无遗。这也是我国道路养护机械比预料提前得到发展的原因,但问题是省略了经济效果好的预防性养护过程,直接进入维修性养护阶段,道路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却促进了压实机械的需求。另外道路等级越高,要求使用的压路机吨位越大,希望铺层厚一些,压实遍数少一点,最好是一两遍成活。这直接导致在国外作为主力机型的10、12、14吨级振动压路机,在我国基本“淘汰”,不仅老外们开始时看不懂,连我们自己也始料不及;照此发展下去,22、25吨级机械驱动的振动压路机也会大有市场。
据了解,在公路施工行业,无论是工程监理,还是用户,都只认吨位不认产品的具体性能;而且有趣的是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影响了谁,或者是互相影响。另外,过分追求“物美价廉”。市场对“物美价廉”的不懈追求,直接导致静碾压路机、机械驱动式振动压路机经久不衰,甚至曾经供不应求。专家指出,其实“物美”与“价廉”只是相对而言的,既“物美”又“价廉”是矛盾的。结果则造成了我国压实机械市场繁荣背后的效益低下,企业没有财力和人力进行技术创新,而且相对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主机企业被迫在低水平下竞争,无意中或无可奈何中将高技术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让位于进口产品或合资企业,即所谓“人家吃肉喝汤、我们专啃骨头”,最终不利于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