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变频可能迫定速空调退市
2009-05-05
变频空调进入国内市场已经有10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9月5日,在家用空调高峰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市场处处长蔡莹更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如今“变频空调遭遇能效标识标准门槛”,如果不能得到相应地解决,“前景存在变数”。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或许是变频空调爆发性增长的时机,而定速空调也面临加速退市的状况。

遭遇标准门槛

“到现在为止,变频空调在能效标准上仍没有明确规范,这给产品的推广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海信科龙的副董事长杨云铎表示。

他还表示,由于空调器上加贴的能效标识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判断空调是否节能的主要依据,所以,以节能为亮点的变频空调无法直接在市场上证明自己的能效优势,这是变频空调的一个很大瓶颈。

2007年4月,《转速可控型变频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曾经送审,按照预期时间,标准将于年底前出台。但是,5月24日,海信、长虹、大金、三菱、夏普、日立、松下联名向国家标准委表示,希望暂停变频空调能效标准的审批,标准就此搁置。

一资深家电观察家记者,“根据2006年上海出台的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变频空调的5级能效门槛能效比为3.3,定速空调的国标节能二级能效比为3.2,能效比为5级的变频空调,其节能水平优于二级能效的定速空调,它们无法用同一标准混合评级。”

对于何时能够弥补这个缺失的能效标准,国家标准委的相关人员表示,“目前企业在标准内容上的意见不统一,标准的出台还需要时间。”

明年爆发增长?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空调厂家负责人表示,“变频空调是空调的一个趋势,但是市场还不成熟,环境也不如定频空调规范,所以没有花大力气去发展。”他表示,公司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正在等待市场的规范和标准的出台。

“由于标准的缺失、企业的谨慎、消费者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对抗’从未真正提到日程”,上述资深家电观察家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生产变频空调的企业甚少,除了海信、海尔以及松下、富士通等几大日资品牌拥有较丰富的变频空调产品系列之外,其他空调厂家对于变频空调都有所避讳,或者仅将其作为产品种类的一种,绝非主推产品。所以,自1997年变频空调进入中国,10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较低的占有率,几乎没有超过10%。

从国家信息中心获悉,2007年国内变频空调销售量占有率为9.75%,比2006提高了2.88个百分点;销售额占有率为10.17%,比2006年度提高1.72个百分点,从整个销售比例的结构来看,2007年度变频空调市场表现较好。 但是,上述资深家电观察家表示“10年的发展,仅获取10%的市场份额,这是不容乐观的,变频空调市场份额亟须提升”。

海信科龙的副董事长杨云铎表示,即使没有能效标准,2008年将会是变频空调爆发性增长的一年。

节能目前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节能指标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指标。

据了解,现行的空调能效已经落后于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市场上95%的空调能效仅为“及格”。国家标准委、发改委宣布从2009年3月起,空调的能效门槛将由现行的5级能效比2.6提高到2级能效比3.2。

杨云铎认为,国家空调能效指标的不断提升,逼迫定速空调退市,给变频空调腾出了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他还表示,消费者对变频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变频的进一步推广也有积极的作用,未来10年,可以将定频空调完全逐出市场。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