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铁路作为重要的客货运输工具,在各国国民面具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面具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不仅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中国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铁路运输在中国国民面具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截至2006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美国20多万公里,俄罗斯10多万公里),但由于中国铁路建设的时间尚短、投入资金有限,目前的铁路客运以及货运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客运高峰时期:如春节、“五一”和“十一”的一票难求即是最好的体现。另外,据统计,铁路货物运输仅能满足社会需求的35%左右。
为了解决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的难题,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根据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建设铁路新线10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5000公里,其中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有4464公里。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0年年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其中机车车辆购置投资约占20%的比例。
目前中国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的难题可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方面通过外延增长方式,加快铁路新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在现有线路的基础上提速,充分挖掘现有线路的潜力。如果采取建设新网的方式,新增铁路必然需要更多的机车、客车与货车来满足运量增加的需求,如果采取现有线路提速的方式,需要采购大批动车组以及对现有铁道车辆进行改造。
根据铁道部“十一五”规划来看,中国政府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建设新线路与现有线路提速并举,在建设新线路的基础上对已有线路进行提速,从而扩大铁路运输的供给能力,解决需求的不足。无论是建设新线路或是现有线路提速都能促进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来投资机会。
高速、重载技术促进铁路装备产业全面升级
目前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而采用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牵引旅客列车是实现客运高速化的重要条件。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国铁路货车的发展方向已定位于“高速、重载”,按照铁道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除了采购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货车外,还要对已有货车进行改造,以达到时速120公里的要求,预计2007年至2010年,新造货车以及改造货车总计为15.2万辆。
铁路作为重要的客货运输工具,在各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不仅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中国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铁路运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截至2006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美国20多万公里,俄罗斯10多万公里),但由于中国铁路建设的时间尚短、投入资金有限,目前的铁路客运以及货运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客运高峰时期:如春节、“五一”和“十一”的一票难求即是最好的体现。另外,据统计,铁路货物运输仅能满足社会需求的35%左右。
为了解决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的难题,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根据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建设铁路新线10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5000公里,其中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有4464公里。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0年年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其中机车车辆购置投资约占20%的比例。
目前中国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的难题可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方面通过外延增长方式,加快铁路新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在现有线路的基础上提速,充分挖掘现有线路的潜力。如果采取建设新网的方式,新增铁路必然需要更多的机车、客车与货车来满足运量增加的需求,如果采取现有线路提速的方式,需要采购大批动车组以及对现有铁道车辆进行改造。
根据铁道部“十一五”规划来看,中国政府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建设新线路与现有线路提速并举,在建设新线路的基础上对已有线路进行提速,从而扩大铁路运输的供给能力,解决需求的不足。无论是建设新线路或是现有线路提速都能促进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来投资机会。
高速、重载技术促进铁路装备产业全面升级
目前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而采用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牵引旅客列车是实现客运高速化的重要条件。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