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广网上海9月15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小主人报》记者吴天泽)随着上海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徐建民和上海石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戎光道按下红色按纽,曾经为上海石化乃至上海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热电一站机炉在运行三十余年后正式停止发电,功成身退为节能减排让路。
1974年1月1日,热电一站打桩拉开了上海石化建设的序幕。三十四年来,上海石化热电一站创下了五项全国之最: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最大功率的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拥有全国第一的制纯水能力,全国首次采用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全国最高、最大的烟囱,是全国最大也是当时唯一的为特大工程配套的自备电厂。作为上海黄浦江南岸唯一的发电厂,不仅保障了企业的生产需求,还在历年城市电力高峰供应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先后共发电425亿度。
上海石化热电一站以燃油为燃料,共有七机六炉,总装机容量275.万千瓦。热电一站关闭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四千到一万吨,而作为燃料的三十万吨渣油也能够“吃干化尽”,生产更多的石化产品。为了确保热电一站关闭后的安全生产,上海石化投资数亿元对一系列电力保障项目进行扩建和优化。
近年来,上海石化环境保护逐步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形成共识。今年年初,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脱臭技术投入工业化应用,在采用新技术治理废气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近日投资1.1亿元的1号、2号炉烟气脱硫项目投入试运行,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六千多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戎光道表示,尽管热电一站生产符合环保的基本要求,石化职工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但还是果断决定关闭。节能减排将使上海石化科学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