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上半年冰箱压缩机销售持续火爆 |
2009-05-05 |
|
销售持续火爆
2007年上半年,几乎所有的冰箱压缩机企业都出现了销售火爆的局面。由于国内冰箱市场较早启动,春节前后,冰箱压缩机的生产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冰箱压缩机的产销量也因此迈上新台阶。据业内人士估算,2007年上半年,国内共生产冰箱压缩机约3500万台,2007年全年,中国预计将生产6300万~6500万台冰箱压缩机。
来自各企业的数据显示,2007年1~7月冰箱压缩机的销售保持高速增长。截至7月底,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黄石东贝)销售各类压缩机547.74万台,同比增长53.5%;同期,扎努西电气机械天津压缩机有限公司(简称天津扎努西)销售冰箱压缩机320万台,同比增长33%。杭州钱江制冷集团(简称钱江制冷)销售公司经理朱呼平甚至表示,今年是钱江压缩机销售最好的年份:“1~7月,我们销售了445万多台,今年的状况比任何一年都好。”江苏泰州LG电子冷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根久则透露:“今年1~7月,LG生产冰箱压缩机570万台,全年计划生产1000万台”。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压缩机厂(简称白雪电器)厂长马建华明显感觉产能不足:“白雪电器2007年1~7月销售压缩机351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90万台。即使如此,产量还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有一次,我们的一位老客户急着要压缩机,由于生产太忙,我们甚至不得不从别的厂家购买产品给他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冰箱压缩机市场火爆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各大冰箱厂家纷纷扩产。例如,新飞增加两条冰箱生产线、美的集团分别在华北和西北建厂、美菱在合肥成立工业园等,这些扩产有力地拉动了冰箱压缩机内销市场。第二,出口量增加。中国正成为全球的冰箱压缩机生产基地,国外生产企业对中国冰箱压缩机的进口量迅速增加,部分冰箱压缩机企业今年出口大幅度增加。第三,国家的惠农政策对国内三四级市场启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中小型冰箱企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第四,饮水机特别是出口饮水机市场对压缩机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三四级冰箱市场的放量为今年冰箱压缩机市场的红火贡献不小。上海珂纳电气机械有限公司(原上海扎努西电气电气机械有限公司,现更名,以下简称上海珂纳)总经理王厚铨透露,江苏、浙江一带的冷柜及冰箱客户今年对冰箱压缩机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其中一家企业,每个月要给他们供货7万~8万台冰箱压缩机。”王厚铨说。
与往年相比,今年冰箱压缩机出口市场的攀升也非常迅猛。据黄石东贝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黄石东贝压缩机出口额为2039万美元(94万台),而截至2007年6月底,已实现出口额2860万美元(118万台)。其中小型的S、L系列和高效型压缩机很受出口市场欢迎。
竞争日益加剧
销售异常火爆,然而冰箱压缩机企业的日子却并如想象的那么好过。据《电器》记者了解,大部分冰箱压缩机企业的盈利水平并没有增加,部分企业甚至重新出现了亏损。
华意压缩(000404.SH)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意压缩机生产压缩机633万台,销售610万台(此数据为景德镇华意、荆州华意及加西贝拉三家之和),分别同比增长了41%和32%,但却亏损了800万元。 同时,华意压缩对今年前三季度做出业绩预告称,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低,主营业务利润不足以抵偿各项期间费用,预计今年1~9月份将亏损1400万元左右。华意对外声称,其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盈利能力下降;产量的大幅增加及技改工作使公司资金缺口大;国内各压缩机厂家纷纷扩产,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今年我们的利润还到不了3个百分点,比去年的利润率有所下降。”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冷机)一位高管无奈地对《电器》记者介绍说。据他介绍,今年上半年,广州冷机在广东的冰箱压缩机产销量约360万台。此外,广州冷机还新建的青岛工厂已经投产,今年以来已经生产压缩机几十万台;合肥工厂正在试生产,将于年底正式投产,这两家工厂将分别为广州冷机新增生产能力100多万台。“尽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利润并没有提高。青岛的工厂由于周边配套环境不是很好,所以生产成本较高。”
业内人士分析,冰箱压缩机生产能力的迅速放大是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的主要原因。
各主流冰箱压缩机企业间的生产能力竞争仍然在继续。包括青岛工厂和合肥工厂在内,到今年年底,广州冷机冰箱压缩机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800万台。黄石东贝参与投资的安徽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2月竣工投产,目前主要生产S53CY、S65CY、S75CY三种型号,截止到7月份已累计生产62万台,预计今年全年将生产120万台。此外,黄石东贝芜湖欧宝二期工程将于2007年年底投产。届时,东贝芜湖欧宝公司将形成年产800万台冰箱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天津扎努西新的压缩机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早已经展开,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并投产。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新工厂到2007年年底,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0万台。
与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