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国内投资区域热点从珠三角到环渤海“北上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同时,日韩制造产业转移对山东半岛也愈加青睐。以此为契机,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倾力打造交通装备、冶金钢铁、机械装备等六大支柱产业,激发了这座老工业城市的经济活力。
“十五”期间,济南市全部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606亿元,年均递增16.9%,六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进入“十一五”发展阶段,六大产业在济南工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更加突出。
从2007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济南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基础优势产业为支撑,推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产业链延伸,形成了具备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六大产业集群。
交通装备产业,以重汽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重型汽车、家用轿车、改装车、机车车辆、摩托车、车辆零部件等产业;冶金钢铁产业,以济钢为龙头,重点发展精品钢材、开发新型非钢产品;机械装备产业,以济南二机床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锻压设备、电力设备、通用机械、柴油机、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等产业;食品药品产业,以济南啤酒厂、力诺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健康食品、饮品、药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以浪潮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计算机与服务器、软件开发及服务、通讯和网络设备、数字化家电、电子元器件、动漫游戏等产业;石油化工产业,以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和中国化工驻济企业为龙头,推进原油加工、化工原料等产业。
截至目前,济南六大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32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3.04%、84.55%和87.35%,其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济南市现有的8个国家级、34个省级、7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在由“济南制造”向“济南创造”的转变中大显身手。同时,像以力诺公司生产的光伏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装置为依托发展起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一样,一批既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龙头”企业也正在加速成长。
济南钢铁集团坚持“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观念,实施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高效转化和代谢物的高效再生,实现了水、渣、煤气和余热的“四闭路”。10年来,钢产量增长六倍,吨钢综合能耗下降55%,吨钢耗新水下降82%,提前16年达到2020年的行业标准。10年累计节水6亿立方米,相当于400个大明湖或60个西湖的蓄水量。
济钢依靠自主创新,开发二次能源,先后建成干熄焦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高炉TRT发电、烧结余热发电和炼钢余热发电等循环经济项目,2007年上半年余热余能发电量达到11.8亿千瓦时,生产用电自给率达到48%,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济钢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总部位于济南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以开发和制造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成功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项目以及与沃尔沃合资生产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重型汽车而闻名业界。
中国重汽集团目前在济南地区设有卡车公司、商用车公司、动力有限公司、桥箱有限公司、特种车有限公司、客车公司、华沃卡车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担负整车生产装配和发动机、车桥、变速箱、钢圈、传动轴、汽车内饰、座椅等总成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以及大客车、特种车的生产制造任务。2001年1月18日,中国重汽集团经过改革重组,对企业进行了再造,重新构架了企业运营机制,之后,公司生产经营实现了快速发展。
拥有两块“中国名牌”的我国大型压力机的龙头企业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2005年11月22日泰国萨密特(Summit)公司签订了提供3200吨大型冲压生产线的合同,为了满足泰国用户对产品国际一流的标准要求,济南二机床进行了“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他们打破传统设计模式,采用专业化设计和“寿命分析”、“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等全新方法,按国际惯例和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和过程控制。从毛坯、加工、部装到总装每道工序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措施,进行全过程控制。整线的设计、制造周期仅用了8个月时间。
目前,这台完全由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并实施“交钥匙”工程的大型装备已经在泰国成功运行,这不仅是济南二机床,同时也是我国机床行业在国际高端市场的重要突破。
始建于1954年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A级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山东省大锅炉行业的排头兵和济南市重点扶持的企业集团之一,也是国内研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基地,其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山东省名牌产品,其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被济锅作为未来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十一五”期间,济锅用于技术改造的总投资将超过1.5亿元,通过技术改造,济锅的规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将实现新跨越。
济南啤酒集团是集啤酒、商贸、纸箱等多种业务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