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平板促普及化国内消费走向均衡 |
2009-05-05 |
|
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三季度报告》显示:
高端平板电视促普及化国内整体平板电视消费需求走向均衡
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在数字奥运体系全面施行的大环境下,经过07元旦、春节及“五一”黄金周市场推动,2007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中国城市居民平板电视需求量已达到542万台,预计到2007年底,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平板电视需求量将超过780万台,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继续朝均衡化、普及化方向发展。
中国国内市场平板电视前三季度消费低于预期
第四季度将有较大增长
从国内平板电视销量分析来看,由于彩电制造企业在技术上的完善努力,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电视在技术主要指标的更新换代上完成了诸多工作,如等离子体系的完善,32英寸等离子的问世打破了等离子只能做大的局面,虽然在技术上与小尺寸液晶电视还存在性价比上的差距但对等离子在国内市场的尴尬局面有所缓解。另外为适应国家高清标准对42英寸等离子电视进行了技术上的调整并及时的实现了4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高清化;而液晶电视120Hz技术的普及、产品阵营的全高清化也为进一步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平板电视销售542万台,其中液晶电视达到492万台,等离子销售50万台。总体状况分析,前三个季度平板电视需求量变化保持平稳状态,总销量同比2006年增长不到40%,没有预期的理想。平板电视销量的增长主要源于液晶电视,尤其三星、索尼、飞利浦等外资品牌开始发力一、二级市场,已经取得较大的市场增长。从“十一”黄金周中外品牌平板电视销售表现来看,外资品牌在国美、苏宁等大连锁卖场销量增长迅速,同时,国产品牌在全国市场也都取得了不俗业绩,预计2007年第四季度平板电视销量将突破240万台,全年总量将超过780万台。
二、三级城市市场平板电视需求增速明显
国产品牌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随着平板电视消费在中国大城市的普及化,带动二、三级城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现阶段,一级城市市场需求增速将随着平板电视消费的普及化逐步放缓,与此同时,二、三级城市市场平板电视需求份额自05年以来在不断攀升,预计到2007年第四季度,二、三级城市市场需求比重将达到40%,全年需求260万台。整体来看,平板电视消费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内平板电视企业在二、三级城市渠道展开的销售,如海信、创维、厦华等企业推出了一些在功能上更适合二、三级城市消费者使用的小尺寸或者是功能简约化的平板电视产品,预计2008年以后二、三级城市市场份额将超过一级市场,成为平板电视消费需求增长的主战场。
从全国销售状况分析,国内消费群体对国产、外资平板电视的需求比重为7:3,外资品牌在大城市、苏宁、国美连锁卖场渠道的集中式营销,激发了外资品牌在个别大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国产平板电视企业仍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以海信、长虹、康佳、创维、TCL为代表的国产平板电视企业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产品,高保障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在二、三级城市市场消费需求的稳步提升。
虽然国内现在还没有完备的数字电视播放条件,全高清平板电视还在大多数家庭还达不到其最好的收视效果,但全高清电视的风行体现了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的繁荣、企业制造能力的整体水平。
随着2007年8月1日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实施中国数字电视传输三大标准已全部就位,但现阶段,完全符合“地标”的芯片和配套标准都没有成熟,高清电视的技术标准也在制定当中。仅靠政府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做大是不现实的。而各大彩电企业也恰巧看到了这一点,在“数字”取代“模拟”的关键时期,包括CRT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在内的所有显示产品都纷纷向数字高清靠拢。终端产品研发方向随着传输标准的逐步完善直指“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这是中国数字电视制造真正进军世界级品牌的重要契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