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研发工程中心开幕
2009-05-05
近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所在地——南京江宁开发区菲尼克斯路36号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贵宾,他们聚集在这里共同庆祝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研发工程中心的隆重开业,并为首栋研发及电子科技大楼奠基。 这家独立注册的研发工程中心共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预计2009年全部建成。这是德国中小企业在海外首家独立注册的研发公司,其目的在于增强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支本土化并具有独立研发新产品能力的队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而此举也将进一步推进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深入本土化的进程,并大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高级副总裁本特先生在开业庆典上致辞表示:“菲尼克斯电气全球化战略的基础就是全球的子公司都能本土化,即实现本土化生产、管理,聘用本土员工,以及用本土化的语言进行交流。”而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显然是集团内部本土化战略的典范。自14年前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成立之日起,“扎根中国”的思路就一直贯穿在公司的发展进程中。菲尼克斯电气不仅将实现了电气连接产品、防雷产品及电涌保护器等众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产品的本土化生产,还通过联合开发等模式,与浙江中控等国内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如本特先生在致辞中说的:“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已经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一部分。” 2004年以来,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开始推行多国竞争力中心(TNCCoC)战略发展规划,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成为了菲尼克斯电气集团亚洲太平洋业务总部,与美国公司、德国总部并称集团的三大竞争力中心。与此同时,菲尼克斯电气也在逐步由一家电连接产品的提供商,转型为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研发工程中心的成立,将使得菲尼克斯电气能够更加便利地为了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同时也为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的发展注入催化剂。 本特先生在致辞中也特别强调了研发工程中心的成立对于菲尼克斯今后发展方向的意义。他说:“我们成立这一研发工程中心,目的是为了更好支持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更好地为电子和自动化领域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力量,使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本土化,为中国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研发工程中心建成后,将发挥五大功用。第一,研发工程中心将成为菲尼克斯亚太地区的机械设计中心,为加速连接技术产品本地化以及降低成本打下基础,使得菲尼克斯机械设计水平和反应速度居同行业之首;第二,研发工程中心将成为菲尼克斯亚太地区的模具开发技术中心,缩短模具产品的开发时间和成本,加快新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第三,研发工程中心还将成为菲尼克斯亚太地区的实现IBS接口技术中心,通过DESIGNIN形成一个与菲尼克斯中国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第四,研发工程中心将成为菲尼克斯亚太地区的机械制造技术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发成本低、简单实用的机械设备,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与自动化技术服务部合作承接工程项目。第五,研发工程中心还将成为菲尼克斯亚太地区的防雷(TT)、连接端子(IF)和电涌保护器(AX)产品的技术服务中心,为这一地区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首栋研发及电子科技大楼的建设,也预示着菲尼克斯电气的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当天,投入巨资的防雷及过电压保护实验室也正式投入使用。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经理顾建党在开业典礼上致辞表示,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研发工程中心的建立,表明了菲尼克斯电气扎根中国的决心。他表示:“我们将利用德国最先进的电子和自动化技术服务于中国市场,提供更适合中国客户需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希望中国的客户能相信我们,给我们压力,让我们做得更好!”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