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煤炭价格持续走高
2009-05-05
临近年末,各种大宗资源产品的合同谈判即将拉开序幕,作为国内重点交易的大宗商品,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牵动着供需各方神经。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10月份主要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的煤炭平仓价为419元/吨,比9月份上涨2.07%。分析人士预计,今年5月份以来的这波煤价上涨行情将推高明年大宗合同交易价格。
  煤价走高
  记者从河北省焦化协会了解到,截至11月9日,原产山西太原发热量为5700大卡的电煤,车板含税价由10月8日的370—380元/吨上涨到410—430元/吨;原产山西大同发热量6000大卡的动力煤,车板含税价由10月8日的380—390元/吨上涨到470—490元/吨。
  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价格结束了下跌趋势,开始稳步上扬,即使在二三季度煤炭的传统淡季,煤价也没有停下上涨的步伐。进入四季度,煤炭需求高峰到来,全国动力煤市场交易活跃,主要煤炭生产、集散、消费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再次上扬。
  根据商务部的最新统计,10月中旬,山西省大同地区优质动力煤出矿价格达到295元/吨,较9月上涨15元/吨;上海及宁波港优质动力煤提货价格达到580-590元/吨,较9月上涨20元/吨左右;广州地区价格达到610-620元/吨。
  供求失衡
  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下游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带动煤炭需求居高不下。

  据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我国冶金、建材等重点煤炭消耗行业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带动整个煤炭消费增长。前9个月,我国火电、水泥、钢材、化肥四个行业的耗煤量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80%以上的行业,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7%、15%、24%和13.8%。随着北方进入供暖季节,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而煤炭供给面则继续受到安全生产和运力紧张的制约。商务部表示,今年煤炭行业加快了整合力度,煤炭生产进一步集中,煤炭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趋缓,同比增幅仅为6%-10%。由于产能方面的限制,预计后期煤炭供应量仍将保持小幅平稳增长的趋势。
  价值回归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煤炭价格的上涨,既有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也体现了资源价格回归价值的长期趋势。
  四季度为煤炭的传统旺季,北方冬季采暖需要以及为错开春运而提前进行的煤炭储备都是推高煤价的季节性因素。国金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龚云华表示,每年这个时候,煤炭价格都会出现上扬,煤矿、港口、电厂甚至社会库存则会有所上升。
  目前,我国煤炭交易仍然主要依赖于年初大宗合同的签订,煤炭价格的形成实际上也主要由大宗合同的谈判形成。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煤价上涨的趋势必然影响到煤炭大宗合同价格谈判,明年煤炭合同价仍将有较大幅度上涨,这也是煤炭价格逐渐回归资源价值的过程。

 随着煤炭价格逐步实现市场化,资源税、采矿权、探矿权价款等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相继推行,试点中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酝酿中的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的征收,煤炭成本将逐步完全化,外部成本逐步内化,煤炭价格也将更加能够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考虑到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作用,后期对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价格将继续受到支撑。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许多用油发电的电厂开始改用煤炭发电。
  美国能源情报署今年5月发布的《2007国际能源展望》报告称,从长远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将持续上涨,因此2004年-2030年,煤炭将是世界上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报告认为,全球煤炭的需求量将从2005年的64.8亿吨增长到2030年的82.7亿吨。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5年的26.5%提高到 2030年的28.4%。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