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破一亿标箱 |
2009-05-05 |
|
11月28日15时30分,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随着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和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共同按下按钮,中国大陆港口2007年第一亿个集装箱缓缓起吊。这标志着中国大陆集装箱运输跨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运输运输自1978年正式起步,历经29年的成长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港口集装箱运输以世界少有的年均35%的增幅,实现了连续5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上海、深圳、青岛、宁波—舟山、广州、天津6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世界前20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进入世界前10位,港口集装箱化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集装箱运输已成为我国开放水平最高、融入国际市场最好的领域之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加快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也为东北亚乃至世界港口和航运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致辞中指出,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不但体现出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也充分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特点,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是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快速发展是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最显著的成绩,与时俱进是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我国集装箱运输从被动适应对外经贸发展需要到覆盖全球形成远洋干线班轮网络支撑国际经贸发展,从支线港到干线枢纽港地位全面提升,从远洋、沿海运输到中西部内河航运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水路运输结构调整和升级现代化进程,集装箱运输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前进。集装箱大型现代装卸设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主导世界市场,港口建设从学习国外起步到自力更生建成世界一流现代化集装箱码头,港口装卸作业从效率低下到屡创世界纪录保持世界领先,充分展示了我国集装箱运输领域始终具有的开拓创新精神,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
徐祖远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将发展集装箱运输放在突出位置,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建设,努力做好“三个服务”;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港口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促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推进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完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现代港航市场体系,鼓励港航企业的合资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航物流企业。 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亿标箱起吊仪式由交通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举办,来自我国相关省(区、市)交通(港口)管理部门、地方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内主要港航企业的约400名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会。天津市常务副市长黄兴国在起吊仪式上致辞,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天津港集团董事长于汝民分别代表航运企业、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发言。
在之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表示,我国水路交通建设特别是港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港口功能和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与提高,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水路交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了造船、港口机械、集装箱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国水路交通还有力地支持了全球航运业的发展,改变了交通基础条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