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汽车零部件业上演并购大戏 |
2009-05-05 |
|
编者按:近两年,发生在国内外零部件领域的兼并重组愈加频繁。一些曾经响当当的零部件企业由于遇到经营困难,不得不求助资金注入获得新生。与此同时,资本势力更进一步渗入零部件行业,私募基金和跨行业投资成为零部件并购的新特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全球零部件并购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万向集团为中国零部件海外并购打响第一枪后,华翔集团紧跟其后,福耀、东风等零部件制造企业也在摩拳擦掌。本报编辑部策划此选题,是希望有更多准备进行海内外并购的零部件企业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为了使公司业务组合进一步合理化,提高整体盈利能力,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集团正在加强对内部资产的整合,其中包括收购和出售相关业务。
法雷奥集团是一家独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轿车和卡车设计、开发、生产并销售汽车零部件、集成系统及模块。近年来,由于其主要市场汽车产量下降、原材料上涨等因素,集团整体利润率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正在谋求调整定位和优化资产。
去年以来,法雷奥加快了资产重组的脚步。除了完成对爱尔兰CEL公司的收购,还将拥有12家工厂和上万名员工的线束业务出售给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Leoni公司。
CEL是爱尔兰一家致力于汽车产业高科技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的公司,在爱尔兰和捷克均有生产基地。该公司在射频与微波应用开发领域,特别是遥控、安全以及通用车身控制电子设备方面已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声望,还特别重视面向驾驶辅助市场开发汽车摄像头系统。其产品为宝马、捷豹、陆虎、沃尔沃以及戴-克和大众的一些车型配套。可以说,收购CEL对法雷奥驾驶辅助部门的发展极为有利。
向Leoni公司出售线束业务将使法雷奥失去5100万欧元的收入,但也摆脱了该业务部门的一些现有债务和退休员工等开销。对于德方来说,这次收购不仅使Leoni公司成为欧洲主要汽车线束供应商,也使该公司能够进入法国汽车市场。
点评:对于法雷奥这样一个拥有80多年发展历史的零部件行业巨头来说,资产重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其战胜困难、取得进步的惯用手段。自其1923年成立开始,就从未停止过业务整合的脚步,并以此提高在多个领域的竞争力,快速成长。
最近几年,法雷奥的主战场欧洲的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法雷奥正在改变面向欧洲的传统方式,加大在其他地区的资本运作。法雷奥高层曾表示,2009年之前公司将出售价值20亿欧元的资产,同时还要作出价值至少与之相当的收购,目的就是要重新定位公司,以取得更高的营业利润。
华翔收购英国劳伦斯
在华翔集团出资340万英镑购得英国劳伦斯公司100%股权后,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于去年上半年开始正式经营。这是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又一次尝试。
劳伦斯公司是世界500强、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拿大麦格纳集团旗下英帝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具有85年发展历史。其产品主要供应美国通用凯迪拉克系列、标致雪铁龙系列和通用公司下属的萨博运动车系列等,高档车内饰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0%。
英国劳伦斯与华翔集团此前就有业务来往,由于英国劳动力成本过高,又遭遇近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降价冲击,该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华翔集团提出了收购意向。
华翔集团现在国内拥有十多家子公司,总资产逾30亿元,属于汽车业民企中的一支生力军。其下辖控股子公司9家,参股企业20余家。主要产品有多功能汽车、特种装备(车辆)、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水产食品及大、中型精密模具等。此前,其通过控股江西富奇公司实现了越野车的生产,并把旗下华翔电子公司拿到深交所上市,完成了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跨越。
按照华翔的计划,收购之后会将劳伦斯的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内,同时在劳伦斯公司技术部门的基础上扩展建立华翔在国外的技术研发中心。
点评:继万向集团打响了中国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的第一枪后,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投身其中。
对于华翔来说,劳伦斯在真木制造尤其是桃木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能弥补其技术空白,也能够争取到凯迪拉克、标致雪铁龙和萨博等诸多客户。按照业内人士的评价,华翔并购劳伦斯,既可使劳伦斯公司的原有市场、销售渠道、精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等得以延续,同时又使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双赢的目的。
大陆集团收购西门子威迪欧
去年7月25日,德国大陆集团收购西门子威迪欧汽车股份公司的交易正式成交,该笔交易价值114亿欧元。11月29日,该交易最终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此次收购成为2007年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据报道,去年10月,大陆集团与39家国际银行进行合作,筹集到收购资金。从12月起,西门子威迪欧公司的运作开始出现在大陆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上。
大陆集团预期,到2010年,收购交易产生的协同效应至少将达到1.7亿欧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