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两会:技工缺口源自职教“短板”(图)
2009-05-05
两会:技工“缺口”源自职教“短板”   “职业教育的问题你们要多报道,多关心。”3月4日,在政协委员驻地,正在接受别的媒体采访的田淑兰委员听到记者提出有关职业教育的问题,激动地马上掉过头来,正在采访和围观的记者都因她“见异思迁”的举动哈哈大笑,田淑兰委员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事关为我们国家培养一线工人的大计啊。”   的确,在当下各地人才喊渴、尤其是技工人才喊渴的局面下,职业教育发展不足不仅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结构不均衡的短板,更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下,一线技术工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短板。   据报道,由于只使用不培养,未来几年,沈阳市高、中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40万人。许多老总都感叹说,找个好的技工比找个好经理还难。技工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问题由于“缺口”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广受关注。   我还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堂姐初中毕业,作为全校的“尖子生”,她骄傲地在志愿书上填写了本市的一所卫校。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她勉励还在上小学的我,“要好好学习,考不上中专你就只有去上高中啦。”“中专”当时在我心中,就如同哈佛那般遥远和高大。我堂姐的父亲,在许多羡慕的眼光中生平第一次喝醉了酒。要不是觉得自己笨,我幼小的心灵当时就立下一定要考上某中专的想法。   这个心愿随后就烟消云散了,因为仅仅几年后,风向开始急剧逆转。卫校毕业的堂姐已经无法在当地,哪怕是县里的公立医院中谋得一份差事,曾喝醉酒的大伯开始为堂姐的工作四处奔波,最后费尽周折才在一所乡镇医院给堂姐找了一份护士的差事儿。我的一个远房哥哥,同年也从农校毕业后分配到某乡政府,当天就失业了。这个时候我也初中快要毕业了,父亲开始“威胁”我“你要是考不上最好的高中……”   再后来,所有原来“高高在上”的中专都开始到各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去“拉”学生,有人“诱惑”母亲,要是能拉一个学生去上学,给她提成200块钱。妈妈当时很愤慨:“上这种学不等于害了孩子吗?” 两会:技工“缺口”源自职教“短板”   我也有同学读完中专,之后到“珠三角”去找工作,许多企业把他们的毕业证书当成废纸。同学很无奈,厂子都嫌他们动手能力差,又不如农民肯下力气,什么也不懂。那个时期,职校发展也是鱼龙混杂,什么好招学生,学校就挂什么招牌,也有职校无法继续而被迫关门。   再后来,媒体上纷纷出现“珠三角”“长三角”喊“技工荒”,看见这些消息的同时,我远房哥哥的就读的那所农校里,破旧的校园开去了好多挖土机,又过了一阵子,大楼盖起来了,金光闪闪的“某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牌就立在国道旁边。许多初中毕业去沿海打工的孩子又回来上学了。   职校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原来鼓励农村孩子的话最有效的是“知识改变命运”,演变下去就是“上个大学跃农门”,现在“知识和技术一起改变命运”,农村人都知道这个理儿了。   今年春节回老家,一位奶奶看着自己的孙子说:“土里刨不出食来,就盼着他能长大学个技术,好出去打工。”农村的老奶奶不懂所谓产业结构变化那些事儿,在她内心深处,原来能给农村孩子“跃出龙门”机会的中专和职校,现在则能让奶奶盼着自己的孙子顺顺当当地学些技术,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安安稳稳地进城当工人挣钱。   看来,职业教育真的离“春天”近了。 [来源:一大把机床圈]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