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比低成本国家正失去竞争力 |
2009-05-05 |
|
一、成本上升运营标准落后
研究发现,54%的受访公司认为中国对比其它低成本国家正失去其竞争力。70%受访公司认为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52%的公司指向工资成本上升。白领经理和蓝领职工工资分别上涨了9.1%和7.6%。33%受访公司认为另一个导致中国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是员工流失。成本上涨的同时,中国在很多运营方面仍落后于国际标准,尤其在物流基础设施、贸易环境、技术可获性、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
运营管理则是一个因素。研究发现四分之三的公司在中国的运营缺乏最佳实践,这包括整合出口平台及如何迈进国内市场。受访公司认为在中国有很多最佳实践未得到完全应用,只有11%的公司应用了规划整合系统,如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软件和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简称MRP)。而只有7%完全应用存量分析计算工具和流程,4%的公司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上运用最佳实践。
二、两成公司欲转至越南印度
近20%的受访公司表明他们已有明确计划将部分运营由中国转移至其它国家。在表明运营转移意向的公司中,88%的公司指出他们曾经因为廉价的工资成本而选择中国,但如今其它国家更低廉的工资成本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中国的吸引力日益受到威胁。63%有意迁离中国的公司将越南作为替代中国的最佳选择,37%的公司则倾向于印度。
当要求所有受访公司以中国为基准,将其它备选国家同中国进行比较时,其它国家的工资成本被列为最大的优势,平均获得了3.7分,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资源地的光环已经渐渐褪去。但是在市场潜力和基础设施方面,越南和印度等备选国家还是落后于中国。
研究表示,大部分公司将留在中国。报告称,尽管中国制造业成本上涨,但是83%的制造商还是选择继续其在中国的运营。78%的受访公司表明中国庞大的市场是他们欲维持现状的原因,而39%的公司由于考虑到运营转移所带来的供应链重组成本,而决意继续驻足中国。
三、部分小商品出口面临考验
昨天,最新一期“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发布。本周价格总指数为101.2点,微幅下调。其中,场内直接交易价格指数、出口交易价格指数小幅回落。一些外向度较高的装饰工艺、珠宝首饰、普通玩具等行业的成交气氛持续升温。
不过,受到成本、质量等因素影响,上述小商品的出口依然面临着系列考验。
本期,普通玩具本周价格指数为100.05点,持续上涨;珠宝首饰本周价格指数稳步上行。
[来源:一大把机床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