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巨头要挟国家的闹剧如何休 |
2009-05-05 |
|
中国石化和S上石化今日各自发布公告,两公司分别获得财政补贴123亿元和3.4118亿元。中国石化公告称,公司获得补贴123亿元,其中49亿元计入公司2007年补贴收入,74亿元计入2008年第一季度补贴收入。中国石化称,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高位波动,为保障境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导致中石化系统的炼油业务形成较大亏损。
2005年中央政府补贴中石化100亿,2006年中央政府补贴中石化50亿,这次2007年和2008年第一季度一起补,而且数额已经提高到了123亿!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2008年第一季度的补贴就高达74亿,按此计算,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不跌,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涨的话,2008年给中石化的财政补贴必将超过300亿!成品油价格是国家定价,而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导致炼油亏损应该是事实,但不说如此补贴一家上市公司是否有道理,让人弄不明白的是,这个补贴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中石化的炼油成本到底是多?炼油又亏损到了什么程度?国家能不能把这些问题搞明白后再给补贴?
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原表示,当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时,集团每销售1吨汽油的亏损将高达2000元人民币,销售柴油将亏损更多。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00美元/桶,按照中石化的说法,炼油亏损当然很厉害。 但这不过是一面之辞。人们一直搞不明白的是,如果炼油会巨亏,石油巨头们的巨额利润又怎么解释呢?
笔者认为,尽管目前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已经足够高了,但那和炼油厂所炼的原油价格却不是一回事。一方面中国所炼原油的来源,有近一半是来自国内。而国内开采石油的成本要比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低得多。另一方面,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决定了国内成品油成本必然要比国际市场的成品油成本低。
因此,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有差异,是有经济基础的。
事实上,如果要理顺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搞清楚炼油成本也是必需的。否则,挟“亏损”以涨油价的闹剧就会一再上演。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给中石化补贴可以,但既要讲明补贴的道理又要讲明这一巨额补贴是怎么算出来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