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实施意见》 本报记者 杨纯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快研发安全生产设备,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这一消息是记者6月4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获悉的。 为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关于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建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兵贵神速 应急救援预案以快为第一要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12日上午,北京市丰台区某建筑工地发生基坑坍塌事故,几名工人被困……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救援大队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北京市为该市首个防灾减灾日组织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危险源较多,决定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众多: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触电应急救援预案、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等。 据了解,目前建筑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比如,应急救援步骤格式化,应急救援中心与各单位或各地制订的预案脱节,应急救援预案没有随着建设设施和人员的改变及时更新等。 《意见》规定,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根据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完善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事故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虎添翼 高科技装备危急关头显神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2008年冬季南方雪灾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中,大型救援机械、光学生命探测仪等先进救援装备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北京市丰台区建筑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救援大队首次使用了生命探测仪、土方坍塌保护箱等新设备,最大限度地确保了遇险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应急救援设备在救援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意见》指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限制和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要针对本地区的事故类型和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科技课题的立项研究。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借鉴国际经验,改造传统工艺和设备,推动建筑安全科技不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吝投入 足额发放安全防护费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指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购置施工安全防护用具、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费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的总费用。 《意见》明确指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与同级相关部门的协作力度,积极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筑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大建筑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建筑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要督促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支付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施工单位及时足额使用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减少伤亡事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