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氢氧化钡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1-05-26

  氢氧化[YangHua]钡是钡盐系列产品中较为重要的化工产品

  氢氧化[YangHua]钡属于钡盐,是比较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石油工业中作多效添加剂,也用于钡基润滑脂和油类精制,甜菜制糖,医药。是塑料和人造丝的原料,也用作树脂稳定剂。还用于有机合成和其它钡盐的制造,水的软化,以及玻璃和搪瓷工业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氢氧化[YangHua]钡新用途的开发,下游企业[QiYe]对氢氧化[YangHua]钡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我国[WoGuo]氢氧化[YangHua]钡生产向着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业内指出:在未来10年全球氢氧化[YangHua]钡需求将以两位数字增长,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加快氢氧化[YangHua]钡规模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走高科技发展之路是企业[QiYe]的一向紧迫任务。

  我国[WoGuo]是氢氧化[YangHua]钡的主要生产国,虽然近年来行业的“三废”治理取得了大的进步,但行业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产业集中度低、研发能力有限、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氢氧化[YangHua]钡行业一进入新一轮优胜劣汰的竞争时代,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是今后行业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我国[WoGuo]氢氧化[YangHua]钡产销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年总产量不足4万吨,生产企业[QiYe]近10来家,企业[QiYe]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竞争力差。目前国内氢氧化[YangHua]钡生产企业[QiYe]少,而且没有形成规模,某些小型企业[QiYe]年产量仅有2000~3000吨。规模化程度不高一方面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得企业[QiYe]的生产成本“畸”高、利润偏低,难以筹集足够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进而步入了“越小越差”的恶性循环,最终难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目前我国[WoGuo]氢氧化[YangHua]钡生产42%供应国内市场,58%出口到美国、西欧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由于产品以普通型为主,价格低廉,较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低15%~28%。而日本、德国公司的产品质量高,以精细化为主,售价是国内产品的3~5倍。我国[WoGuo]虽然是氢氧化[YangHua]钡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位置,但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导致这种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WoGuo]氢氧化[YangHua]钡企业[QiYe]研发能力差,工艺落后,生产的产品多为针对性较差的普通级产品,很难满足各个行业日新月异的应用需求。企业[QiYe]科研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差,产品档次低是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

  据中国无机盐协会钡锶盐分会秘书长王志禹指出:

  虽然我国[WoGuo]已能够生产优等品级氢氧化[YangHua]钡,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但整个制备工艺和装备技术较为落后。由此导致的原料消耗高,环境污染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精品仍需要进口,产品竞争力与国外先进企业[QiYe]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有关专家指出:走向科技发展之路,努力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应该是我国[WoGuo]氢氧化[YangHua]钡行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因此,我国[WoGuo]未来氢氧化[YangHua]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建立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高度集中,充分发挥规模化竞争优势。

 相关链接
·生物降解塑料报告及前景预测
·三菱瓦斯化学全球范围扩大超纯过氧化氢产能
·亚洲现货橡胶价格下滑
·涂料用树脂市场或迎来小高峰
·四月PVC、烧碱产量同比增长 电石产量同比显著增加
·我国废塑料炼油产业相关政策
·氢氧化钡行业协调产量价格
·华泰牵手世界化工巨头合建双氧水项目
·成本和旺季双重促动 草甘膦价格上涨将持续
·2011中国(上海)国际纤维新材料及化纤新技术设备展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