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煤炭关税提高难改国内供求
2009-05-08
  财政部日前将所有煤炭产品的出口关税都提高到10%,以期增加国内煤炭的供应量。但分析人士认为,此项政策对国内供求关系影响不大,但短期会对国际价格形成支撑。
  对国内供求影响不大
  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对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的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烟煤等由原来的零关税上调至暂定征收10%的关税。此外,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分析人士表示,政府此举意在抑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缓解国内煤炭供应偏紧的局面。
  对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通知并没有提到无烟煤的关税变动情况,煤炭外贸专家黄腾告诉记者,从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文件来看,第四项“其他烟煤等”中,税号为27011100的品种正是无烟煤。据长城证券分析师赖礼辉介绍,上半年我国无烟煤出口量为380多万吨,仅次于动力煤,是炼焦煤出口量的两倍多。这样一来,此次出台的临时关税政策囊括了所有的煤炭品种,煤炭出口关税统一提高至10%。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亮表示,上述政策在7月份煤炭进出口数据公布后不久即推出,显示政府对煤炭行业的反应加快。他指出,在国内煤炭缺口较大的6月和7月,我国煤炭净出口量分别达到了424万吨和139万吨,这对国内缺煤的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此次关税提高的力度不能说不大,但对于改善国内供求关系的效果,业内人士几乎都不看好。赖礼辉认为,此次调整对国内供求关系的实际影响并不大,但会强化国家对出口限制的预期。 tujian.org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共出口煤炭30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9%。商务部今年下发的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额为3180万吨,第二批配额尚未公布。若按第一批计算,仅剩下152万吨配额没有使用。专家预计,今年的出口配额总量将比去年低,如果按照去年实际出口量5300万吨计算,还有2272万吨配额可用。黄腾表示,即使剩下的配额都不再出口,全部供应国内,也不会对国内供求关系产生多大影响。
  事实上,2272万吨仅占全年预计消费量27亿吨的0.84%。黄腾认为,国内煤炭供应量增减达到3000-4000万吨才有可能对国内价格造成影响。
  而对煤炭出口企业而言,该政策将不会对其出口效益造成影响。据中国神华(601088)内部人士透露,尽管出口关税提高会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但在与国外用户签订供应合同时,都有相应的条款规定,如果遇到政府提高出口关税等不可抗力,出口企业将按照关税提高的比例提高合同价格,因此,企业获得的出口净利润将不会受到影响。
  短期或支撑国际价格反弹
  就在中国宣布全面提高煤炭出口关税的同时,上周澳大利亚BJ动力煤指数也出现了止跌企稳的态势。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周一、周二关于关税提高的消息已经传开,据黄腾介绍,上周国际煤价最低时已经跌到150美元/吨左右;而到了周四,澳大利亚BJ现货指数即出现了反弹,回到155美元/吨左右。而从7月底到8月初,国际煤价曾从172美元/ 吨左右,下跌至155美元/吨,下跌近20美元/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亮表示,近期除了澳大利亚外,亚太地区的主要煤炭出口国,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等纷纷对煤炭出口进行限制,这表明煤炭的稀缺性在增加。而中国此次将动力煤出口关税提高10%,则事实上将国际煤炭价格推高了10%。业内人士预测,此后国际煤炭价格将止跌企稳,并在短期内出现反弹。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