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国内国外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使不少企业在资金方面出现了紧张的局面。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勒紧裤带节约过日子,成了很多企业的首选。笔者认为,节约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应提倡的,但一些企业却误入歧途,在安全生产上“偷工减料”,这就值得警觉了。 有一家化工厂拟新建一栋生产大楼,计划大楼长为30余米。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根据消防要求,在每层楼的两端各设置了一个消防栓。但该厂领导在施工前,却擅自决定每层楼只保留一个消防栓,理由是节约开支。这种情况在目前不是个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企业精打细算,加强管理,堵住跑冒漏滴,避免大手大脚和出现糊涂账,尽可能地节约挖潜,这是必需的。但我们同时又应该看到,在某些关键环节上的投入是绝不能克扣“缩水”的。比如若把安全设施当作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摆设,在这上面打节约的“小九九”,就是看似精明实则愚蠢的做法。 笔者以为,这种“节约”做法的弊端有三:其一,违反了有关法规,难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试想,一条消防带仅长20多米,消防栓设置得少了,万一大楼的另一端失火,近水难消远火,到时悔之晚矣。其二,这种做法实质上是火灾不可能发生这种侥幸心理的反映,而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纵观过去化工企业发生的诸多安全生产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麻痹疏忽引起的,与长期以来因侥幸心理形成的陋习关系密切。其三,厂领导首先有了这种侥幸心理,其言行必然对职工产生消极的影响,全厂的安全意识一旦涣散,就意味着危机临近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节省安全设施投入而牺牲企业长远的根本利益,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应该赶紧打住。对企业来讲,安全是生存发展的基础,“再穷不能穷安全”的思想必须牢固树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