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高一资产业战略格局悄然演化 |
2009-05-08 |
|
8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从8月20日起焦炭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到40%,这是近年来我国对焦炭出口税率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业内人士认为,这显示出国家控制资源类产品出口的决心,同时这也是焦炭行业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调整焦化产业结构和推进环境保护。 早在2004年5月24日,我国取消焦炭5%出口退税;2006年11月1日,国家开始对出口焦炭征收5%的暂定关税;2007年6月1日,焦炭出口税率由5%提高至15%;2008年1月1日,焦炭和半焦炭的出口税率由15%上调至25%。由此可见,此次焦炭出口税率的调整是对焦炭出口税率调整的延续。这同时也说明国家正在逐步加大抑制焦炭出口力度。 国家提高焦炭出口税率的目的在于控制焦炭的生产和出口。山西焦炭集团副总经理马新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税上调对焦炭出口数量影响不会太大,因国际市场对焦炭需求强劲。焦炭企业对提高税率已有所预期,加之国内生产的含硫量低于0.65%的高品质焦炭在国际大型钢铁公司的需求中具有一定刚性。他认为,关税上调的结果必然刺激焦炭出口价格的继续上涨,通过价格传导,国内焦炭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出口价格将关税提高部分转嫁出去。 山西焦化集团董事长潘得国分析认为,提高税率会抑制焦炭出口,目前对于国内焦炭行业来说,很明显是利空。因为抑制出口会导致国内市场供给增加,可能会出现降价促销的局面,使焦化企业毛利率下降。然而,国内市场供应量的增加,可化解我国钢铁行业焦炭供应的瓶颈制约。同时,焦炭市场的变化,以及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入,焦化企业面临着焦炭生产成本高、盈利能力减弱和环保要求严格等考验,必将促进焦化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并对焦化产品回收和焦炉煤气充分利用引起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专家指出,炼焦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行业。在我国现有煤炭资源短缺的条件下,2吨煤炼1吨焦炭消耗了大量能源,同时焦炭生产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业内专家建议,减少或停止焦炭出口是明智之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