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区作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经过三年的建设,初步形成大连市石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成为辽宁省石化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中的又一个亮点。13日辽宁省发改委、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近日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及其研究报告进行了论证和考察。 专家一致通过《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论证,认定长兴岛的产业区的建设,不仅可从根本上改变辽宁长期以来石化产业缺乏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的局面,促进辽宁省、大连市石化产业及后续加工业的发展,而且可加大承接东北内陆地区石化产业转移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环渤海区域、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 记者了解到, 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集生产、科研、仓储运输、物流中心、市场集散为一体,充分体现装置规模化、产业集群化、产品精细化、炼化一体化、管理园区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大连市现有较大规模的炼油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域位置、深水岸线、土地资源及港口潜力,以发展大型乙烯联合装置为龙头、兼顾加工进口化工原料,以发展下游延伸产品链为重点,深加工一批市场成长性好的合成树脂、化纤原料、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品,兼顾营造研发与创业环境。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国环渤海区域、东北地区市场,并辐射国内其他市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计划通过三期开发,用15年时间,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在“十一五”后期,启动精细化工区,发展低污染、轻化工、深加工型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初步形成辽宁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框架。到2015年,建成120万吨/年乙烯工程,发展烯烃下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乙烯及下游产品集群式的石化产业园区。到2025年,预期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化学品码头及储运工程、1500万吨/年炼油装置、120万吨/年乙烯、100万吨/年芳烃,进一步扩大烯烃下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系列产品。形成以乙烯为龙头、多种化工系列产品并重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临港石化产业园区。 专家组认为长兴岛发展石化产业的时机成熟,对大连市石化产业的整合,对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规划提出的促进石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安排和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措施、创建生态石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思路借鉴了国内外化工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还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规划进行进一步完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