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山西碳铵生产企业重现生机
2009-05-08
去年年底曾停产和大幅减产的不少山西碳铵企业现在又活过来了。据了解,山西的30家碳铵企业本有超过一半已停产多时,现在有6家企业已经或准备重新开车。同时,还有7家企业准备减少甲醇的产量,增加碳铵产量。
由于近期尿素价格大幅上升,推动了碳铵价格的走高,给了碳铵企业翻身的机会。多家碳铵企业因此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8月初,记者进行了有关采访。
山西金源化肥公司总经理李晋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目前,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助推碳铵价格高企,对我们碳铵生产企业是件大好事。待装置检修完毕后,我们准备加大碳铵的生产力度,缩减甲醇产量。”
 而就在去年底,在尿素、复合肥等产品的冲击下,碳铵市场普遍不景气。有甲醇或其他产品的企业可以利用甲醇或其他产品的利润来抵消一部分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碳铵装置都停下来了;而一大半没有甲醇或其他产品的企业就只好停产、检修,等待市场好转。
近几个月以来,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会平说,今年6月以来,煤炭价格有较大增幅,晋城无烟煤的到厂价由去年同期的每吨700元左右涨到900元,增幅同比超过 20%。这导致当地的尿素企业成本大增。目前每吨尿素的价格已经上涨到2600~2800元,比年初上涨了650~800元,增幅超过30%。复合肥的价格也猛增到3000元,比年初上涨了1000元。而碳铵工艺相对简单,原材料消耗少,成本的增幅低于尿素,氮含量也只是略少于尿素,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吨在 700~800元,正好能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企业少有的零库存今年又出现了。尽管山西对碳铵生产企业的销售实行价格申报制度,企业无法随意提价,但至少 “生产碳铵比生产尿素可以少赔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农民的角度来说,他们选择肥料品种时主要是看投入、产出是否合算,肥效能否保证,而碳铵正好迎合了农民的需求。”朔州最大的农资企业兴雁农资公司总经理石伟说,“按以前的惯例,现在这个时节是尿素、复合肥卖得最火的时候,今年却比不上碳铵,主要是尿素、磷肥及复合肥等价格太高,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碳铵能有如此好的销路,真是不多见。”
石伟说,今年他购进尿素3000多吨,销售2700多吨,购进复合肥4500多吨,销售了3000多吨。但购进碳铵7000多吨,现在全部销完了,比去年同期多卖出2000多吨。“由于老百姓现在就认碳铵,产品可以随进随出,不占用过多资金,还能有利润,所以我准备再进一批碳铵。”
一位正在追肥的农民告诉记者,他承包的15亩玉米地用的就是碳铵加磷肥,主要是因为碳铵“合算”。他的地平均每亩能产600多千克玉米,按现在市场价 1.44元/千克计,每亩毛收益是864元。眼下尿素的市场价为每吨2600~2800元,复合肥的市场价为3000多元,如施用尿素,再加上水电、地膜等费用,每亩需要700~800元的投入,很难有收益。而施用碳铵每亩只需300~400元,且碳铵具有一次性施足、见效快的特点,所耗费的劳动要比施用其他化肥少。  
山西五寨化肥厂、应平化肥厂、朔城区化肥厂等曾停产较长时间的碳铵厂家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由于现在碳铵市场销售不错,他们都已经或正在准备启动生产。而拥有15万吨碳铵年产能的山西平陆丰喜肥业有限公司前段时间本来已转为生产甲醇产品为主,也准备在碳铵产品上大做文章。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