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我们的产品价格涨了一点,不然公司就得亏本。”8月20日,福建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销售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日化企业正被是否调价所困扰。像梦娇兰公司这样主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果断地选择了小幅调价,而大多数企业则对产品涨价慎之又慎。 业内人士分析,逼迫国内日化企业提价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的上升。广州立白集团有限公司外销部经理李海鹏说:“日化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影响并不是很大,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引起日化品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 以洗衣粉为例,其主要原材料表面活性剂是石油提炼物,在能源价格未上涨前其主流价格在8000元/吨左右,而现在已上涨到15000元/吨左右,涨幅接近90%。洗衣粉其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也超过40%,而实际洗衣粉销售价格目前上涨不到10%,远远赶不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速度。企业普遍表示,今年以来,洗涤用品成本的上涨已经超过100%,如果不涨价就扛不住了。“一开始成本上涨20%~30%,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配方以及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缓解压力。但现在,产品不涨价就只能退出市场。”李海鹏说。 “现在的日化行业越来越难做了,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产品成本激增,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把持,如今外国日化企业的触角开始也伸向中低端市场,大宝被收购就是一个例子。”福州市日用品厂张厂长说。如今,福州日用品厂因承受不了高昂的成本费用,已经从洗涤市场中退出,转做樟脑丸生意。据了解,迫于成本压力而萌生退意的国内日化企业不在少数。今年4月,我国传统的日化企业——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也退出日化领域,转做房地产生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内人士透露,其实从2004年起,福建福州部分小型日化企业就开始面临各种压力而相继倒闭。在记者采访的10家福州日化企业中,有3家表示已经转行生产其他产品,2家已经倒闭,目前正在等待其他企业来接收设备。 福州天香日化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刘林也深感无奈:“随着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外日化品牌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牙膏买佳洁士,洗衣粉买汰渍,洗发水买潘婷,似乎已成为消费者的习惯。大多消费者认为国内品牌的产品质量不如外国品牌,对国内品牌认知度较低。一些消费者买国内品牌就是冲着价格低廉,如果我们涨价,消费者将很难接受,那就意味着要让出市场份额。真是进退两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