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化工起初只是金川集团公司整个业务的一小部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化工产品由当初单一的硫酸品种发展到目前的硫酸、烧碱、亚硫酸钠、液氯和盐酸等多个品种,2007年化工产品总产量达到136万吨,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逐步迈上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健康发展快车道。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综合治理,使高、低浓度不同的烟气得到平衡利用,一直是困扰企业环保工作向前推进的“瓶颈 ”,也是世界烟气制酸行业的一道难题。近年来,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践行污染物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把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环境治理、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大投入,开展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综合治理和酸性废水综合利用的工艺研究及试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冶炼和制酸是一对“孪生姐妹”,一套冶炼系统要对应一套制酸系统,同步生产,同步检修。若任何一方出现非计划性检修,都将迫使另一方停产,或者出现二氧化硫尾气污染环境事件,特别是部分冶炼炉窑的烟气可能因为二氧化硫浓度低而无法进入制酸系统。 为了解决这一多年存在的环保问题,金川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经过历时两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改造原有烟气管网的基础上,形成了目前包括5个制酸系统在内的年产130万吨硫酸生产系统和15万吨亚硫酸钠生产系统的配气系统,该系统通过烟气的网络化配置,使冶炼各炉窑之间的烟气有效地联结起来,很好地解决了金川19台炉窑的烟气调配和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难题,使冶炼和制酸系统在生产、检修方面可以分别控制。这一网络配气工艺在世界烟气制酸行业尚属首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川化工烟气制酸系统是与公司冶炼系统配套的环保工程,2008年下半年,年产70万吨硫酸系统投产后将形成6 个制酸系统,最终形成年产2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最大、最复杂的综合配套性烟气制酸生产企业。而金川集团公司所在地的金昌市地处西部内陆,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匮乏。由于硫酸系统生产时消耗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酸性水,行业内一直没有理想的治理方法,酸性水的排放对有限的环境容量构成极大压力。 为此,该公司围绕酸性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硫酸系统减排治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几年的研究论证、现场实验,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以零排放为目标的冶炼烟气制酸系统酸性水治理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改进净化工艺,实现稀酸循环、浓酸回用。同时,该公司采用两段式酸性水脱气塔的开发与应用、无中和酸性水脱泥工艺、无中和酸性水中溶解金属离子回收工艺、污泥干化工艺等专利技术,突破了石灰乳中和法处理硫酸污水的传统做法,成功地实现了酸性水减排再利用,解决了冶炼烟气制酸进一步发展的环保问题,提升了冶炼烟气制酸技术的整体水平。通过一系列专利技术的实施,还可回收尘泥中及溶解在溶液中的有价金属,无废渣排放,消除了二次污染。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同行业酸性水的治理回用具有示范意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初,金川化工技术人员完成的镍冶炼烟气制酸酸性废水的减排再利用技术荣获国家有色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公司连续两年获此大奖。另外,铜冶炼烟气制酸酸性废水的减排再利用工艺试验正在金川公司积极攻关,有序推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