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产业化获突破 |
2009-05-08 |
|
经过多年攻关,用量仅次于草甘膦的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除草剂草胺瞵,终于在我国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型除草剂草胺膦项目,现已在永农化工建成了800吨原药生产线。该生产装置在试生产期间一直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草胺膦是目前世界上大吨位农药品种之一。与草甘膦相比,草胺膦对部分多年生恶性杂草的去除效果更好,在高经济价值作物领域更有市场竞争力。但与人们熟知的草甘膦除草剂相比,草胺膦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在我国一直没能产业化。 据介绍,浙江工业大学农药研究所于近年率先成功开发.出草胺瞵生产技术,以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经岐化、甲基化、加成、氰胺化、酸解、铵化,制得草胺膦铵盐。此后,浙工大与浙江永农化工进行合作,尝试将其工业化。永农化工于2006年7月在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动工建设800吨的95%草胺膦原药以及 4000吨20%草胺膦水剂生产线。 2007年4月试生产以来,装置运行一直十分稳定,产品质量可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基本达到立项要求。永农化工因此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草胺磷产业化和首家取得农药登记的企业。该项目已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