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太地区多年来始终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但是现在,一直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出石油的中东地区,开始显现出强劲的消费需求动力。FACTS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东已经取代亚太地区成为全球主要的石油消费中心。2000~2007年间,中东地区石油消费需求年均增长24.9万桶/天,年均增速达到5.7%。该咨询公司还称,2008~2015年,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需求仍将以年均5.8%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同期亚太地区的增速将放缓至年均2.8%。 油品消费四国为主 2007年,亚洲四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约占亚太地区石油总需求的70%。尽管这四大石油消费国中各国的石油需求还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但这一比例在2015年前基本将保持不变。预计2008~2015年,中国石油需求在其中的比例将增长6个百分点,而日本则将下降7个百分点。 中东地区跟亚太地区的情况基本相似,中东四大石油消费国——沙特、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占该地区石油总需求的比例在2015年前将维持在约88%的水平。受液化石油气在石化工业以及燃料油在发电工业需求强劲增长的驱动,沙特石油需求的比例将增长,而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所占比例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需求结构差异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构成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燃料油和石脑油。2007年亚太地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构成为:液化石油气(LPG)占9.6%、石脑油占 13.6%、汽油占17.5%、煤油占9.1%、柴油占28.8%、燃料油占15.1%、其他占6.2%,而中东地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构成为:LPG占 10.7%、石脑油占4.1%、汽油占20.1%、煤油占7.8%、柴油占26.1%、燃料油占27.3%、其他占3.9%。预计2015年亚太地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构成为:LPG占10%、石脑油占14.4%、汽油占18%、煤油占8.6%、柴油占29.4%、燃料油占13.3%、其他占6.4%,而中东地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构成为:LPG占14.6%、石脑油占4.4%、汽油占18.7%、煤油占6.4%、柴油占23.8%、燃料油占27.8%、其他占4.3%。 在燃料油消费上,过去几年间亚太地区出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中东地区在2000~2007年则以年均4.4%的速度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到船用燃料和发电工业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受石化工业迅猛发展的刺激,亚太地区的石脑油消费正在强劲增长,石脑油仍将占据该地区石化原料的统治地位,而中东地区主要使用天然气、乙烷和LPG作为石化原料。 需求品种轻质化 2008~2015年亚太地区对油品需求构成的趋势将呈现轻质化。LPG、石脑油和汽油在油品中所占的比例将从2007年时的40.7%增加至2015年时的42.3%,燃料油所占比例将从15.1%下降至13.3%,柴油所占比例将增加0.5%至29.4%,而煤油比例将从9.1%下降至8.6%。中东地区对油品需求也将呈现轻质化趋势,LPG、石脑油和汽油在油品中所占的比例将从2007年时的34.9%增加至2015年时的37.7%,尽管汽油所占比例将下降1.4%,不过LPG 需求的强劲增长将弥补汽油所占比例的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的轻质油品(包括LPG、石脑油和汽油)在油品中所占比例将从2007 年时的39.7%增加至2015年时的41.3%,中间馏分油(柴油和煤油)所占比例将下降0.9个百分点至36.2%,燃料油所占比例将下降0.8个百分点至16.5%。 在过去的8年间,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的石油需求增长了25%,从2000年时的2390万桶/天增加至2007年时的2989万桶/天。未来8年,该地区的石油需求仍将强劲增长,在该地区经济强劲增长的刺激下,石油需求将从2008年时的3110万桶/天增加至 2015年时的3900万桶/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