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恐慌气氛笼罩下的磷铵产业
2009-05-08
“降价、铺货、赊销……”这些似乎已经远离磷铵市场久远的词汇近日再度成为磷铵市场的关键词。当前的磷铵产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成本倒挂、销售不畅、旺季不旺、库存压力大、开工率不足成为磷铵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一种恐慌心态逐渐在国内磷铵市场内弥漫。经历了数次的政府会议和企业自发组织的行业会议后,眼看争取国家在相关宏观政策与支持已经无望。看来,市场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来解决,各磷铵企业只得再度放下姿态,重新与下游经销商坐而论道,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生产企业:一片茫然
  迄今为止,2008年的磷酸二铵企业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打击与考验。年初,云贵等地作为我国二铵的主产区,由于遭遇冰冻雨雪灾害天气,一直受到电、煤等供应不足的影响,致使企业开工率受到限制,其中贵州瓮福、贵州西洋、贵州开磷等相继限产、停产近一个月的时间,安徽六国、云天化集团等国内大型磷铵企业的开工率也普遍下降。
  冰雪灾后过后,为了保证农民春耕用肥需要,大多数磷铵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但随之却再遇寒流——各种原材料价格高涨,硫磺、磷矿石、合成氨等原材料价格飞涨。其中,硫磺价格就从年初的每吨不足600美元上涨至4月初的近700多美元,仅此一项就需要磷肥增加成本近400元左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方面要保证国内二铵市场充足供应,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因原材料成本上涨而带来的经营风险。国内磷铵企业不得不通过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销售的价格亏缺,依靠出口来缓解成本上涨、企业资金周转等方面的困难与压力。但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出口关税政策“紧紧的锁住”了二铵出口的大门,从4月20日,国家开始针对磷肥出口征收135%的出口关税。特别关税的出台导致大量产品被滞留在国内,磷肥产业的“一刀切”政策再一次将企业掷入水深火热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我国磷酸二铵产量已达到394.93万吨,而2007年同期产量约为322.59万吨,而出口数量与2007相比却大幅下降,截至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二铵64万吨;而2007年上半年的出口数量则为95.8万吨。产量增加,出口减少,根据上述统计数据,仅今年上半年,留存在国内的二铵资源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余万吨。
  屋漏偏逢连夜雨,磷铵出口严重受阻之后磷铵企业又不得不面对“滞销”的难题,此时又恰逢国内二铵用肥淡季,国内二铵销售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大部分二铵生产企业被迫限产、减产,甚至停产。
  面对在痛苦中煎熬的二铵生产企业,7月中旬,为了缓解国内磷铵企业资金困难及仓储压力,我国首次开展了淡储数量为100万吨的磷酸二铵淡季专项储备工作,磷肥淡季专项储备工作的实施,让处在逆境中的二铵企业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但磷肥淡季专项储备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上升、出口受阻、经销商观望、农民“惜购”等难题。据粗略统计,截止目前,国内二铵库存量大约为150万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出台相关文件,为了保证国内市场化肥供应,平抑化肥市场价格,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化肥出口政策将不会有所松动。二铵生产企业前途一片茫然。
  经销商:爱莫能助
  陷入困境的磷肥生产企业,又将目光投向了经销商,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企业分担市场压力,个别生产企业甚至提出,如果经销商不积极响应,将可能被“清除出局”。
  然而,此时的经销商也是爱莫能助。首先,资金缺口是经销商面临的最大难题。2007年二铵(64%)平均出厂价格为2686元/吨,而到2008年6月底,同样养分含量的二铵的平均出厂价则达到4580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近一倍。同样的资金规模,购买力却缩减一半。其次,二铵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国家政策不明朗,导致大部分经销商也只能举棋不定,采取观望态度,为了减少更大的资金风险,不敢贸然进入。
  前期,一些东北经销商由于担心会重蹈今年春季二铵覆辙,着手开始明年的采购计划,但由于受到近期二铵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影响,恐慌心态加重,纷纷停止采购计划,甚至有部分经销商将正在操作的合同搁置。
  按照以往的习惯,8月份开始,华北、西北等地的经销商已经开始陆续准备秋季高峰用肥,但今年却迟迟不敢动手,基层经销商也是抱着少量多次拿货的态度来面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民:充满期望
  自2007年以来,因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国内磷酸二铵价格涨幅较大,影响了农民的用肥积极性,一些农民采取不施肥、少施肥或施低浓度磷肥,致使磷肥消费量进一步下降。其中,上半年仅东北、西北、华北三个地区磷酸二铵消费量就下降了25%-30%。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一次加剧了磷铵行业的困境。
  眼下,即将进入秋季用肥高峰期,华北作为秋季二铵用肥主要市场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因目前粮食价格徘徊不前,农民用肥计划仍然不明确。根据以往的种植习惯,农民大多采用二铵,但今年由于肥价高涨,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用肥习惯,目前许多农民的秋季备肥还没有开始,一方面在等待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及直补政策,另一方面也在等待肥价的下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农民认为,如果按照现行的小麦收购价格,他们将放弃价格偏高的二铵,改用其它低含量的复合肥或减少化肥使用量;也有部分农民在盘算种粮的经济账后,打算放弃耕种土地,外出务工。
  近期,由于磷肥市场的销售不畅导致硫磺价格不同程度的下跌。据报道,三季度壳牌硫磺到岸价格为780美元,中东等地区的离岸价格也降至700-780美元/吨。硫磺价格的降低势必会带动二铵价格的下滑。但也有人认为,合成氨的上涨、磷矿石价格的蠢蠢欲动以及煤价、电价的上涨也差不多能够抵消硫磺价格下滑的那一部分,综合来看,成本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tujian.org

  据相关机构预计,2008年我国二铵产量将在800万吨左右,而国内消费量在500—550万吨左右,加上2007年近100万吨的国内库存,今年我国的磷铵市场将不得不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出口通道受阻、市场恐慌气氛浓烈的境地。许多业内人士极度困惑:我国磷铵行业将走向何方?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