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电石企业陷入了整体性的困局。从上游说,除焦炭、运力和电力涨价外,还有原料兰炭和白灰涨价,并出现“短供”之危。从下游最大的需求方聚氯乙烯厂家来说,其产品价格一再跳水,很难承受来自电石企业的涨价传导。于是,电石企业两头受气。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受到来自上下游的制约。有些制约是临时性的,如因北京奥运,国家对炸药等实行严格管制,导致石灰石、白灰大幅减产。但奥运会后,供给会恢复常态。有些制约却是常态的,而且呈现波动状态。如油价推高的运力成本及油价对聚氯乙烯市场的影响。 剔除偶发因素及宏观因素,令电石企业陷入困境的最大因素,其实在这个产业本身。 我们知道,电石产业是一个传统高耗能产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对电石产业基本上采取了转移和淘汰的方式。但近10年来,我国电石产业却出现了令人忧虑的大幅扩张态势。四五年前,国家发改委已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近几年,国家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电石行业又成为重点。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内在矛盾加剧,在目前外部环境吃紧的形势下,行业痼疾必然暴露无遗。 值得深思的是,正是需求的推动使电石产业步入了尴尬境地。国内聚氯乙烯生产78%采用的是成本较低的电石法路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显然,在短时期内,我国的电石产业还将有存续、发展的空间。但要健康发展,绕不过的命题是解决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技术创新战略和上下游联合战略,可能是电石企业走出尴尬的必然选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