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随州大地化工公司氨气泄漏事故分析 |
2009-05-08 |
|
2008年3月17日,湖北省随州市大地化工有限公司液氨罐区发生氨气泄漏事故,造成约50人被紧急疏散,3人呼吸道不适住院观察治疗。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合成氨6万吨/年、碳酸氢铵20万吨/年。液氨罐区有1号、2号两个贮罐,容积各为100立方米,设计压力为1.6兆帕。事故发生时,1号罐为空罐,2号罐内贮存约40立方米液氨,贮罐内的弛放气不定期送至氨回收系统回收。弛放气系统正常工作压力为0.5兆帕。 3月16日下午,维修人员在对氨回收系统进行常规检修时,更换了2号贮罐弛放气管道连接法兰的石棉垫片。3月17日凌晨,氨回收和弛放气系统相继投入使用。投用半小时后,约4时许,2号贮罐弛放气管道连接法兰处发生氨气泄漏。3名操作人员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具,就试图关闭弛放气控制阀,因现场氨气浓度太大,未能成功,立即报警求援。消防人员和厂部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进行紧急救援处置。5时40分,弛放气控制阀被关闭,成功消除漏点。事故造成约2立方米氨气泄漏。 据调查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维修人员在更换弛放气管道连接法兰的石棉垫片时,未按要求对角把紧法兰螺栓,造成石棉垫片受力不均,密封不严;二是更换石棉垫片后,未对弛放气管道系统进行压力和气密性试验;三是现场应急器材配备不够,应急处置能力差。该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该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检维修安全技术规程执行不严格、检维修后生产设施的投用不严格执行规定、应急管理存在漏洞、职工操作技能差和安全意识薄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这起事故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合成氨、氯碱、硫酸等涉氨、涉氯、涉硫化物气体等的企业,要加强工艺、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工艺操作和严格执行检维修安全技术规程;设备、管道投用前,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压力和气密性试验;要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有毒物质生产装置的特点,制定专门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邱美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