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焦炭出口税率谋求一举两得 |
2009-05-08 |
|
8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从今年8月20日起提高我国煤炭出口关税,其中焦炭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到40%。那么,对焦炭出口税率进行如此大的调整,政府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其效果会如何?对焦炭行业和国家整体利益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国家提高焦炭出口税率或许会有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是抑制资源类高能耗产品出口数量,二是反击国际铁矿石涨价。 焦炭出口连年攀升 众所周知,炼焦是高污染行业。在我国现有煤炭资源短缺的条件下,2吨煤炼1吨焦炭消耗着大量能源,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这样高污染的行业,在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只有我国在大力发展。近年来,迫于环保压力,我国焦炭主要出口地欧盟、日本、美国、韩国、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出于自身环保的考虑,大量削减焦炭产量,关闭了大量技术落后的焦煤生产厂,甚至停止了焦炭生产。特别是欧洲,其焦煤资源本身一直短缺,焦炭产能的进一步萎缩,使其钢铁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焦炭资源严重依赖中国出口。 发达国家大量关闭了焦化厂,却把焦炭生产与污染转移到了中国。近年来,欧洲国家在大量进口焦炭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大量输出污染。与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等价格年年上升相反,我国焦炭却长期低价出口,而且焦炭、焦煤等资源越卖越便宜,出口量越来越大。焦炭出口量从1991年的108万吨激增至2007年的1530万吨,增幅达14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抑制出口保护资源 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焦炭是一种战略资源,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对自身资源进行适度保护是各国通行的做法。目前,欧盟一些国家已经考虑对本国焦煤出口进行限制。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发展,绝对不能过多牺牲自身利益去成全他国利益,在不危及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短期的妥协退让可以,但一定要对本国的长远发展有利。有鉴于此,国家必须认真考虑焦炭出口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进一步收紧焦炭出口政策。 今年1月1日,我国就运用了税收和配额的办法抑制焦炭出口,焦炭出口暂定税率由15%上调至25%,并提高了出口企业的资质门槛。虽然经历过3次调高关税,但今年上半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累计出口焦炭仍达744万吨。其中,5月份出口达166万吨,刷新了2007年以来单月出口纪录。不过7月份,我国焦炭出口同比下降了15%,为83万吨。 山西焦炭行业协会市场部部长李毅认为,此次国家同时调高焦煤和焦炭出口税率,彰显出国家抑制焦炭出口的决心。其实,国家控制焦炭出口早有政策取向,商务部上个月公布的2008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焦炭出口配额,共有32家企业获得总计239万吨的配额,远低于第一批962万吨,两批总量共1201万吨的出口配额也比去年减少了14万吨。在此次获得焦炭出口配额的32家单位中,配额发放量较大的大多是国资委下属的中央企业,而这部分企业多为生产型企业。值得关注的是,新疆亚鑫、陕西富邦、甘肃锐驰等7家公司从焦炭出口配额企业名单中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冶金焦炭目前出口价格700美元/吨测算,上调的这部分出口关税,使焦炭出口成本直接增加105美元/吨。对于如此高的焦炭采购价格,国际市场将在短期内难以接受,这将导致中国出口量减少。业内人士预测,下半年我国焦炭出口量会略低于上年水平。
反击国外铁矿涨价 在达到主要目的的同时,加征出口关税还会带来更重要的效果,那就是反击国际铁矿石接近1倍的涨价。据悉,铁矿石和焦炭是世界上所有的钢铁厂必须用到的原料。铁矿石三大供应商占据了全球铁矿石70%左右的贸易额。由于供求双方地位不平等,每年我国钢铁企业都不得不面临要价“勒索”。在今年6月结束的宝钢与力拓的谈判上,宝钢被迫接受粉矿和块矿分别高达79.88%和96.5%的涨价要求。而欧洲钢铁企业与力拓、必合必拓达成的铁矿石进口价格远低于此价格,涨价幅度仅为71%。 国内钢铁协会主张,没有其他国家的焦炭能取代中国,应将限制焦炭出口作为反击手段。其理由是:在焦炭方面,我国是世界焦炭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07年我国焦炭产量和出口量约占世界焦炭总产量和贸易量的50%以上,也是不折不扣的垄断者。目前国内煤炭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焦炭涨价200%,说明焦煤、焦炭资源对全球钢铁生产的制约作用将大于矿石,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煤炭资源的战略掌控和储备力度。由于国际市场对我国焦炭的依赖度较大,加征出口关税将可能导致国外进口减少,其结果是国外钢铁企业只得减产,相应地,对铁矿石需求也会减少。这样一来,全球铁矿石需求将会下降,一直供应偏紧的铁矿石市场可能出现松动,困扰我国钢铁行业的年度铁矿石价格则有可能出现下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专家认为,能否收到上述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至少意味着我国焦炭出口量的减少,将导致世界焦炭价格上升和一些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焦炭出口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专家还认为,如果这种力度仍然不够,减少焦炭出口配额或停止焦炭出口很可能是进一步的选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