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日,纽约商业交易所10月份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格下跌5.75美元,报收于109.71美元,跌幅5%,是自4月8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格。随着国际油价从每桶147美元大幅下跌至目前的价位,国内炼油行业的亏损额度也大幅下降。有关专家指出,若国际油价继续下跌至每桶108美元,国内炼油行业就会逐步告别亏损,地方炼油企业加工的“阀门”也将会重新开启。同时,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行情将发生转折性变化。 国际油价下跌将使国内大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的态势得到缓解。8月以来,燃料油价格累计跌幅已超过12%,地方炼厂的开工率正在逐渐恢复。原油每桶110~120美元的价格并不足以使炼油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但现在有一定规模、技术优势的企业生产汽油已不再亏损,生产柴油的亏损额也缩减到每吨约800元。同时对于炼油企业来说,停工带来的损耗巨大。 另外,原油价格的回落使国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回落,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下调了汽柴油价格,国内国外汽柴油价格差距缩小,这将有助于油品“回流”。 对应于国内成品油供应量的增加,近期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的消费量增速却在降低。今年二季度,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1%,增速下降。数据表明,近期成品油实际消费量明显疲软,华南地区价格继续稳中走跌。国际油价的盘整不前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成为业内人士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停操作观望市场的主因。 前不久举办的2008年中国石油市场高峰论坛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国际油价在每桶108美元的价位,可视为国内大型炼油企业告别亏损,以及地方炼油企业全面开启生产“阀门”的分水岭。油价能否降至这一价位成了今后国内市场格局能否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关键因素。 可以预见,国际油价下探到这一价位,至少会带来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是政府不会再以解决炼油企业亏损为由而调价,国内的调价预期消退后,将使得为赌调价而囤油的需求消失殆尽,供求关系将向供方增大的方向做出调整;二是地方炼油企业沉寂多时的产能将再次活跃起来,市场上的可流动资源充裕后,将对长期被主营控制的市场格局产生冲击。甚至,久违了的价格竞争将再次出现在国内市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