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的8月,关税调整成为化工企业重点关注的话题。8月20日,财政部开始对铝合金、焦炭、炼焦煤等商品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其中,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8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通知,从9月1日起至年底,将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可以看出,关税上调目的只有一个:抑制出口。 业内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的第一步,如效果不明显,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后续政策出台。 氮肥、焦炭都属于资源类产品,近几年国家对资源类产品的出口调控一直没有停止过,手段也越来越强硬。关税上调考验的是企业的竞争力。以化肥出口为例,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关税上调短期内对化肥企业(主要是净出口的氮肥和磷肥企业)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但长远看,对于具备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还是具有正面作用的。新关税政策不光影响到那些出口型企业,它的实施将减少化肥出口,增加国内化肥供应,一些小型化肥生产企业在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将承受巨大考验,甚至很快被淘汰。 显然,国家对化肥、焦炭等行业实施的调控措施不可逆转。焦炭、化肥之后,也许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资源类化工产品受到出口制约,因此,有关企业应抛弃幻想,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