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85年大学毕业后,我成为石家庄焦化厂(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的一名职工,从那时开始,我有了保存工资条的习惯。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些工资条显得越发珍贵,因为它们记录了化企职工收入分配的变迁历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 我保留的最初的工资条是用复写纸手写的,工资结构非常简单,只有“姓名”和“工资总额”两项,当时我每月只挣97元。不过,这97元着实让我兴奋了很久,因为我终于能够自食其力了。记得每个月发完工资后,我都异常兴奋地去银行存50元,我要把钱攒起来,为辛苦一生的父母买一台彩电。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石家庄焦化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向现代企业迈进。公司分配制度越来越合理,职工收入制度由原来的“固定式”,逐步变革为岗位绩效工资制,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决定职工的收入水平,大大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生产效率也因此得到极大提高。工资条变成了用微机打印的,内容也变成了“基本工资、奖金、洗理费、交通补助”等。1995年,我的工资涨到了1000多元,10年时间涨了10倍。 如今,我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又涨了一大截,现在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了,工资条上又增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缴款项目。这些项目让职工的退休、医疗、住房等都有了保障,减少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看看现在的工资条,再看看我刚参加工作时的工资条,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真是天壤之别。 工资涨了,收入多了,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1997年我喜迁新居,有了自己的住房;餐桌变得越来越丰富,穿着也更加美观舒适;手机让我和亲人朋友随时随地保持联络;曾经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我,如今也开始了“网上生活”…… 小小工资条折射出大变化,这种向着殷实、富足、美好的变化,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我相信,未来我们还将迎来更多让人欣喜的变化。 作者单位: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