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对山西严峻的节能形势,该省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说明山西已将节能降耗作为评价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政绩的一个标准,这些措施充分表明山西省政府对降低能耗工作的重视和决心。节能降耗在政府的施政目标中正在从软指标变为硬指标。 然而,省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势必影响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在行政干预的强大压力下,如果地方政府为了保持本地的节能降耗指标对省政府“有个交待”,就有可能由此产生伪造统计数据的动机,通过数据造假等方式“欺上瞒下”。因为不难理解,在消耗一定量的能源时,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被扩大,那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就会降下来。要使指标符合地方官员的利益,他们可以有很多办法放大产值的数字。 因此,要真正把节能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还需找到一种有效的措施来制止伪造经济数据的现象。一种可行的办法是限制地方统计经济数据的职能;可以采取的另一个措施是要求地区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增加向国家缴纳的收入。这样如果地区夸大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字,就必须向国家多交一部分收入;还有就是加大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统计违法行为人为了提供不实统计数据的付出要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对统计违法案件及时予以报道,给提供不实统计数据的行为人造成一种强势的社会舆论压力等等。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最终还要靠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