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加公司逐鹿第二代生物燃料市场
2009-05-08
愈演愈烈的世界粮食危机让第一代生物燃料逐渐失去优势,遵循非粮路线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生物燃料生产商加紧开发新技术,欲在未来竞争中取胜。加拿大一些公司是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者,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他们正在本国政府发展可再生燃料政策的驱动下,展开激烈的角逐。
  
去年加拿大共投入5亿加元(约合4.91亿美元)资金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并研发新技术。加拿大政府今年5月初通过一项法规,确定该国生物燃料发展目标:到2010年将使汽油中含有5%的乙醇,到2012年柴油中含有2%的可再生燃料。根据该法规,加拿大确定每年对乙醇的需求为20亿升,对生物柴油的需求为6亿升。同时,按此法规,加拿大对生物燃料生产商给予的补贴为15亿加元(14.7亿美元),以确保加拿大以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基金会也于8月18日发出邀请,号召相关单位积极申请总额达5亿美元的新一代可再生燃料基金,加快建设第二代可再生燃料大型示范装置。
  
纤维素乙醇是研发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位于渥太华的埃奥景公司(Iogen)是加拿大乙醇生产大户之一,也是纤维素乙醇的先驱。该公司从大麦、燕麦、小麦和水稻秸秆剩余物生产纤维素乙醇,拥有40吨/天的预商业化验证装置。加拿大研究木质纤维素分馏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其商业化成本较高。为此,该公司转向酶水解工艺,通过水解与发酵工艺的分离,可提高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产率。目前其酶生产成本已大幅降低,每吨纤维可生产超过340升的纤维素乙醇。埃奥景公司日前已与壳牌公司和高盛公司合作,计划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建设商业规模纤维素乙醇炼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谢布鲁克大学剥离出来的恩勒凯姆公司(Enerkem)建设的另一套装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该公司使用气化和催化合成技术,从各种原料如分选的生活固体废物、建筑和废弃木料以及森林废弃物生产纤维素乙醇。恩勒凯姆公司2003年投产的一套中型装置目前已运行超过3000小时,主要生产合成气、甲醇和纤维素乙醇;2007年10月在魁北克建设的500万升/年商业化验证装置以废弃木屑和其他废弃物料为原料。
  
其他一些纤维素乙醇验证装置也在加快建设之中。伍德兰生物燃料公司现正建设7600万升/年纤维素乙醇验证装置,该装置采用其专利的催化加压还原(CPR)技术,几乎可以各种类型的木质和农业来源的原料生产清洁燃料。该装置预计于2009年下半年投入运行。据称,采用相同的原料,该技术生产的乙醇可为其他转化技术的两倍。
  
里格诺能源公司(Lignol)也在建设生物炼厂,以便从森林剩余物生产木质纤维素乙醇和生物化学品。该公司改进了溶剂基预处理技术,新建的投资为950万欧元的验证装置采用木屑为原料,已于8月投运。同时,公司还取得美国能源部1900万欧元资金资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建设纤维素乙醇设置。
  
德纳毛蒂芙(Dynamotive)能源公司采用快速热解技术从废弃木料材质生产生物燃料,其200吨/天的验证装置已于2007年秋季在安大略省投入运行。该装置由8个模块组成,生物质加工能力为6.6万吨/年,生产的生物能源相当于13万桶石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先进生物炼厂公司(Advanced Biorefinery)也在发展快速热解业务,其小规模生物炼厂可热解森林及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燃料、化肥和炭黑。发展这种小型热解机旨在应对加拿大以高额费用长距离地运送大量原材料的挑战。另外,该公司将家禽厩肥转化液体燃料的项目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