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最大的化工生产商,三菱化学控股公司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期望通过发展高价值的功能产品来占领市场并占据技术优势,从而摆脱过多地依赖于石化业务的处境。 三菱化学公司2007年财年(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底)的销售额为2.9万亿日元(约2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2%;但因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营业收益反而下降3%,至1250亿日元。该公司今年8月中旬制定了中期发展目标:2010财年净销售额达3.7万亿日元,营业收益超过1900亿日元。为此该公司将采取三大措施。 发展高价值产品 三菱化学公司的功能化学品占到2007年销售额的32%,其中处于领先市场地位的有化学增色剂和电子化学品等。该公司将重点发展用琥珀酸和1,4-丁二醇生产热塑性聚酯,目前着力开发的业务是:固态化照明和发光二极管材料、混合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显示用材料、汽车用先进材料、“无碳排”的生物基聚合物以及有机光伏模块。 此外,该公司还将增长目标锁定在医药领域。2007财年其医药业务占销售额的13%,今后该公司将加强海外业务拓展能力。目前,该公司海外业务只占其医药总量的9%,而日本其他的医药公司如武田药品公司50%以上的业务是在日本以外地区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增加石化业务收益 对于石化业务,三菱化学公司表示,保证可持续增长之关键是改进原料结构和降低成本。日本乙烯生产商面临石脑油成本不断增加的挑战,另外,不断投产的中东低成本装置和中国新增能力也对其石化业务造成威胁。 为提高原料灵活性并降低生产成本,作为长期目标,三菱化学公司正在开发烯烃易位转化技术,从而将乙烯转化为丙烯,同时也在寻求与日本炼制商更紧密地联合。该公司还着力开发应用C1或焦炭技术,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作低成本石化原料的技术。 近期三菱化学公司将重点生产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虽然目前存在市场挑战,但三菱化学公司仍将保持聚碳酸酯(PC)和双酚A业务。为此,该公司将在PC的两个关键终端市场上加强与日本汽车生产商及电子产品制造商的合作。三菱化学公司与汽车和电子工业拥有极好的合作关系,以PC为例,该公司正在开发汽车釉料所用的硬表面涂层,釉料应用的成功开发将使PC的应用量大大增加。 三菱化学公司在PC和双酚A方面的最大投资包括与中国石化组建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在北京建设15万吨/年双酚A和6万吨/年PC装置。该项目总投资为3亿美元,预计2010年建成投产。 借助与汽车生产商的紧密联系,三菱化学公司还将力拓聚丙烯(PP)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另外,该公司还将通过建设位于鹿岛生产基地的易位转化装置,带动PP业务的发展。该公司定于2009年春季建成的产能为15万吨/年的易位转化装置将采用鲁玛斯公司提供的技术,通过丁烯与乙烯反应制取丙烯,届时将向日本聚丙烯公司(由三菱化学公司和智索公司按65/35比例持股的合资企业)的30万吨/年PP装置供应原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菱化学公司还将重新构筑一些业务。对于聚乙烯(PE),重点转向生产高密度PE,以便在汽车燃料罐领域获得应用;在C4链方面,该公司已计划在中国建设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PTMEG)装置。 提高功能产品效益 三菱化学公司的功能产品在业务增长中仍是一个亮点,它们包括:记录媒体、显示用高性能聚酯薄膜、高强度氧化铝、沥青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包装膜等。 三菱化学公司的Verbatim品牌光学媒体产品占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该业务的发展亮点来自于闪光驱动器和贮存设施的增长。有机光导体是另一市场发展机遇,该公司现已建立全球销售渠道。 沥青基碳纤维以强劲的需求速率增长,应用包括风能发电场和遥控机械装置组件。氧化铝和氧化硅纤维在汽车排气管应用中获得强劲的增长,这一应用的专一性及效益良好。 据三菱化学公司估算,聚酯薄膜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30%,该公司这项业务现已强劲增长了四五年。 三菱化学公司的长期计划将开发7项新的业务。其中,应用于蓝激光二极管的氮化镓基质已于近期推向商业化,有机LED模块将于2009~2010年推向市场。这两项业务在固态发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具有很大节能潜力的发展中的技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