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搜索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
政治人物:胡锦涛
·
政治人物:吴邦国
·
政治人物:温家宝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
褐煤提质加工技术迎来发展良机
·
SABIC在中国新增两家公司
·
沈阳30万吨铬渣处理工程开工
·
硫酸钡行业粗放发展步履艰难
·
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公司特种纤维
·
世界聚酯行业踏上“环”形跑道
·
反倾销胜诉,双星轮胎重启南非市
·
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呼之欲出
·
华谊安徽无为开建煤基多联产精细
·
天津大港油田建设原油储运库
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传回数据
2009-05-08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表示,9月8日17时,两颗我国首次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CCD相机已经成功传回遥感数据,处理后图像清晰,表明它们可以开始工作了。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形势严峻。而将卫星技术运用在环境监测上,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快速监测等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环境减灾”A、B卫星是两颗光学小卫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轨道控制后,将在绕地周期约98分钟的同一轨道面上飞行,运行间隔49分钟。两星配合工作,每2天实现一次全球覆盖。
据介绍,两颗卫星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对我国的防灾减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吕贤如)
上一篇:
攀枝花排查震后危化品隐患
下一篇:
危运证申办不应一刀切
[
打印此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链接
·
价格优势驱动焦化业越洋淘煤
·
29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下降220元
·
发改委发布降低成品油价格的通知
·
我国在渤海海域发现新油气田
·
我国下调成品油价格用意何在
·
欧洲化工业生产极度脆弱
·
成品油流通变局利好消费者
·
中美草签能源、气候和环境合作备忘录
·
内蒙古又一大型甲醇装置投产
·
我对美邻苯二酚作出期中复申裁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国
图工程
国
礼系列
国
情图鉴
国
史图鉴
国
学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