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二甲醚产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2009-05-08


  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化工原料,可以从天然气或煤制得。由于二甲醚具有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等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二甲醚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与甲烷一样,二甲醚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是目前国际、国内优先发展的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对替代能源,尤其是煤基替代能源非常重视:2007年8月,建设部颁布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行业标准,确定了二甲醚替代LPG的合法身份,意味着二甲醚可以正式进入城镇作为民用燃气使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6月发布的《关于二甲醚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的通知》宣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我国将二甲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为13%;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叫停了除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的煤制油和宁东煤制油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无疑对二甲醚产业来说又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据统计,到2007为止,我国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0家,产能合计261万吨/年,产量130万吨。其中需外购甲醇的共23家,产能合计170.5万吨;自配甲醇装置的共7家,产能合计90.5万吨。另外,2008年将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民用燃气领域消费的二甲醚,占二甲醚消费总量的90%以上。二甲醚与LPG物理性能相近,燃烧和排放性能优于LPG,是仅次于氢燃料的清洁燃料。在同等条件下,二甲醚实际热值约为液化石油气的80%,因此二甲醚大部分掺烧在液化石油气中使用,且其比例最高不能超过20%,否则会出现"火苗串动、燃烧困难、热值下降"等现象。据化工专业人士称,20%的掺烧比例,仅减少热值3%,同时它可以促进液化石油气残液释放,因而掺烧对用户影响很小。每吨二甲醚价格一般比LPG低300至600元/吨,即现价能卖到5400至5500元/吨。到2010年,我国液化石油气年消费量将达到2500万吨,如全部掺烧二甲醚,民用燃气领域消费的二甲醚将达500万吨。未来几年内,我国计划在部分天然气供应紧张或尚未铺设天然气管线的地区推广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

tujian.org

  二甲醚有着较高的十六烷值,是柴油的理想替代品。使用二甲醚替代柴油作车用燃料,尾气无需处理,氮氧化物及黑烟微粒排放能满足超低排放尾气的要求。另外,使用二甲醚燃料还可以降低发动机噪音。据悉,上海市在今年内开通100辆二甲醚公交车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发展到约1000辆二甲醚公交车,形成了二甲醚整车、发动机和加注站的自有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标准。2007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25亿吨,发展柴油替代燃料有利于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tujian.org

  此外,二甲醚可以作为金属焊接和切割的新能源,有着焊接质量高、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的特点。随着氯氟烃的全面停产和使用,二甲醚作为氯氟烃替代物的用途将得到推广。国外还使用二甲醚作为聚苯乙烯、聚氨酯、热塑聚酯泡沫的发泡剂,发泡后的产品孔洞大小均匀,柔韧性和耐压性增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二甲醚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看到,尽管发展二甲醚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市场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二甲醚产业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的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替代柴油的相关标准还未出台,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到大范围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甲醚的运输问题亟待解决;煤炭和甲醇价格的高企带来的二甲醚产业风险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相信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二甲醚产业的发展前途将是光明的,虽然道路仍将曲折。 tujian.org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