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轮胎行业需准备过冬
2009-05-08
近一段时期,轮胎企业陆续公布了2008年上半年报表及对下半年的展望。世界著名轮胎公司普遍收益下降,中国多数轮胎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放缓,效益也有所下滑。世界著名轮胎企业普遍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轮胎产供销形势不容乐观。美国橡胶制造协会预测今年美国轮胎的销售量将下降4%至2.98亿条,且2009年轮胎市场的下降趋势不变。轮胎企业日子不好过,需要作好过冬准备。
  
轮胎公司业绩普遍不佳
  
世界级轮胎公司在经历多年的好日子后,今年普遍出现拐点,销售收入增长放缓,收益下降。普利司通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上涨2%,利润大幅下降30%。该公司认为原材料、能源价格高居及经济下滑等短期难以逆转,因此大幅调低今年全年预期,预测今年利润将比上年下降50%以上。米其林认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导致公司销售成本上升,现金流也受库存增加的影响而减少。该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0%,运营利润率下降2%。库珀轮胎橡胶公司宣布,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15亿美元创纪录的净销售额,但净亏损为21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则为净盈余3800万美元。横滨公司称虽然今年上半年采取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成本等一系列积极措施,但仍然无法消化上涨的成本,目前已达到承受能力的极限。韩泰轮胎今年第二季度尽管销售收入增长16%,但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据测算原材料成本比去年同比增长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美市场显露寒冬迹象
  
北美地区是世界最大轮胎生产和销售地区,也是世界轮胎形势的晴雨表。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及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直接抑制了汽车需求。有关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新车销量同比降幅超过17%,达本世纪的最低点。汽车需求低迷导致北美地区轮胎销售持续下降。普利司通、米其林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的轮胎销售都有明显下降。另外,美国橡胶制造协会认为,乘用胎零售市场今年将下降1%达到2.02亿条。2009年由于美国经济还将处于困境,乘用胎零售市场需求仍难有起色。2008年轻卡胎零售市场销量将下降7%达3200万条,明年将继续下降5%。在替换胎市场,中型/宽基/重型高速商用载重胎销量可能下滑3.5%减至1600万条。对于原配市场,该协会预测卡车胎原配市场今年销量下降11%至4100万条,创11年来新低。由于经济恢复不及时以及大量进口轻型汽车,卡车胎原配市场2009年将继续下降3%。而轻卡胎原配市场的销量下降幅度更大,将下降35%至2800万条。
  
中国轮胎企业感到寒意
  
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上涨给中国轮胎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产品毛利率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据轮胎分会对42家会员单位的统计,行业整体利润下降,亏损企业达9家,为近年之最。而全球汽车销售和使用的不景气更使中国轮胎出口继续大幅减速。据海关统计,7月份全国轮胎外胎出口量同比下降0.7%;1~7月份累计出口量同比增幅仅为3.8%,与去年同期24.6%的增长水平形成很大反差。轮胎产成品库存大幅上升,轮胎行业销售收入前六名企业存货比去年大幅上涨,增幅都在30%以上,最高达58%。全行业平均存货比上年增长31.8%。存货的增加将影响企业资金使用。一旦出现资金断链,后果不堪设想。大多轮胎企业只能采取停产半停产措施,一些轮胎项目不得不放缓,轮胎企业正在为过冬做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