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氯碱工业以其快速的增长登上了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的宝座。部分氯碱生产企业规模的迅猛膨胀加速了氯碱行业规模扩大的步伐。但这种规模的较快发展,与国内市场机制的自我完善、管理又存在着相脱节的现象,以至于在刚刚起步的国际化道路上频频碰壁。如何改善这一现象,不免使我们提出 “联合出口”这一大胆的设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谓“联合出口”就是通过行业内的统一组织、协调,在出口市场的操作中,联合起氯碱产品的生产者,控制其产品的生产、销售及价格,进而到达共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其实,澳洲氧化铝行业烧碱采购联盟可以说就是通过这种联合的方式,占据了商业中的强势地位。澳洲市场是中国液碱出口的最主要目的地市场之一,07年中国对澳大利亚液碱的出口量占到了中国出口液碱总量的接近30%。澳洲铝行业每年要对进口烧碱价格进行两次谈判。澳洲几大氧化铝生产商通过定期联合谈判、联合定价的方式同国外液碱供应商签订进口烧碱的ACP价格,以其数家企业累积起来的庞大液碱采购量获取在商业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并最终实现本国本行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目前中国国内液态烧碱出口商在同澳洲氧化铝行业采购商谈判中依然各自为战,单个企业的议价能力偏弱,正因如此,整体的中国液碱对澳大利亚出口贸易尚未获得与自身供应能力相匹配的市场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我国氯碱行业如何又不能通过这种“联合”的方式,改善在出口市场的被动局面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止到2008年第二季度,我国PVC纯粉出口398525.361吨,比去年同比增长2.2%,烧碱(液)出口量为659445.289吨,比去年同比增长29.27%。从数字上看,2008年初,我国氯碱产品出口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但数字表面下的隐忧却依然存在。部分业内出口企业也表示,由于目前氯碱行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外部环境日益严峻,中国企业又亟需国外市场需求来平衡国内市场日显紧张的供需关系。统一的组织、协调氯碱产品出口市场有其必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联合出口”很可能成为中国氯碱行业产品出口的救市良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界之所以能够通过“联合”方式来实现行业利益优势,与发达国家自身各个工业部门较高的产业集中度是分不开的。以中国氯碱行业目前产业集中度的客观现实情况来看,国内氯碱行业在全行业内形成具有决定性利益集团还不具备成熟的条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后,国内氯碱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占据强势地位,还需更多的学习和利用全球产业界业已成熟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操作模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