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成本控制是化工企业的头等大事。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原料采购、生产工艺等环节的成本控制、减少损失普遍非常重视,却常常忽视一些不应出现的“隐形损失”,使企业效益下降,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首先是不容易被重视的物耗损失。目前企业对生产中常见的“跑、冒、滴、漏”等物耗损失已经开始重视,但还存在着对产品的生产消耗指标控制不严、增加不必要的工艺造成浪费、储运过程中产生物料损耗等现象。 其次是废品和返工损失。在一些行业出现火暴行情时,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只重视满负荷生产,而在生产中“萝卜快了不洗泥”,常常出现废品、次品,产品的送检合格率大幅下降,造成浪费和返工。以磷酸盐企业为例,在磷酸盐行情较好时,企业加大负荷生产,操作工为了赶进度,往往不按操作规程、未将物料静置足够的时间就取样化验,结果虽然“合格”,但此时的料浆还在储罐中继续进行中和,pH值还在发生变化。这样再经过其他工序生产出的产品,最终被检验为不合格就不足为怪了。虽然多数不合格磷酸盐产品可以重新加工,但需要追加一定的水、电、气成本和人工费用,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字。 因此,企业千万不能对这些损失视而不见,而是应该通过规范的制度、有效的管理、积极的倡导将“隐形”化为“有形”,将损失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挖潜增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