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让污染检验报告单迟到了数年 |
2009-05-08 |
|
早在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就发出公告,要求从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四氯化碳作清洗剂。但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一家企业却依然在使用这种清洗剂,直到近期才被环保部门通报。是谁让污染检验报告单迟到了数年之久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自备井水源四氯化碳超标12倍 今年8月初,记者收到石家庄宝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反映,称该公司自备井水源污染物超标严重,但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这位职工却并不知情。就此,记者联系采访了该公司动力科负责人,据其证实,在有关部门检查前,该公司自备井的水源中确实含有四氯化碳。 宝石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玻壳为主的企业,在企业内有6口自备水井供职工饮用。据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建厂以来,该公司对制氧设备的冲洗就一直使用四氯化碳清洗剂。 2007年5月21日,石家庄市防疫站对该公司正在使用的4口自备井的水源进行了检测,除一口井不超标外,其他均存在四氯化碳超标的问题,最严重的四氯化碳含量达到0.024毫克/升,比国家标准高出12倍!该公司厂区内的4000多名职工长期以来就是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同时,由于超标的地下水污染,给邻近的水井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开发区环保局随即向该公司发出环保通牒,告知该企业自备井中四氯化碳超标,影响饮用水安全,必须马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危害职工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这一事件,该公司动力科负责人说:“此前我们并不知道国家对饮用水中四氯化碳指标有控制,而是后来从有关部门的介绍中才了解到的。”同时,该公司管理层始终坚持说,在被有关部门确定为超标前,未见过或收到任何有关四氯化碳标准的文件或规定。 企业采取措施切断危险水源 了解到情况后,宝石集团迅速将超标的水井与职工的饮用水管道进行了隔离,并将检测未超标的水井当成职工的生活水源。 围绕受污染的自备井,该公司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加大受污染水井的出水量,冲淡水井中四氯化碳的含量,同时将冲洗设备的清洗剂由四氯化碳改为高压蒸汽加酒精,有效降低了污染。该公司安环部部长贾英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采取这些措施后,受污染水源四氯化碳的含量明显降低,在2008年3月21日的水样监测中,各项指标均恢复到国家标准范围内。”对剩余四氯化碳清洗剂,该公司动力厂杨厂长介绍说:“我们已经将其进行了封存处理。” 就该公司的做法,一位不愿意吐露姓名的知情人称,四氯化碳很难在已经废弃的深井中彻底清除,同时地下水脉是相通的,受到污染的水井是否已经威胁到其他水井的安全,还是个未知数。 污染检验报告单为何姗姗来迟 就水源污染问题,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顺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发区已经把对被污染水源的监测工作交给了防疫部门,目前正在准备关停区内企业的自备井,全部改由开发区水厂直接供水。” tujian.or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