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1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金属成型展览会和第十届中国国际锻造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锻压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金指出,随着化工设备、汽车等产品向大型化发展,其对配套产品的精度要求逐渐提高,国内锻造件应向高精度、高强度、高一致性方向发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金表示,包括化工设备在内的很多设备都在向高速、高精密度、大型化方向发展。近几年化工装置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给金属制造业提出了不少新课题,尤其是如何提高大型设备配套金属部件的精度问题。对锻压行业而言,化工配套的零部件已经基本能自给。其中,中低压的化工设备国内已经完全可以自行配套,高压部件有一部分还需要进口。在零部件大型化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目前已经可以生产几乎所有电站用大锻件,最大钢锭达到400~500吨,可锻锻件在260~350吨;风力发电、化工设备用环形锻件最大直径达到了6300毫米。但在成套设备、高精尖设备上,目前国内锻造件还不能满足化工行业的需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强调,重大设备要国产化。但零部件尺寸越大,制造越困难,质量、精度控制也越难。为此,张金建议企业控制模具的弹性变形来提高产品精度,对热锻件低温晶粒细化进行处理提高其强度,复杂产品通过净型锻造来提高其一致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