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原油田的开发建设,农业大省河南省决定依托中原油田的天然气资源,建设一套大型化肥装置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工厂的蓝图就绘在了豫北平原、濮阳市西郊的一块沙丘地上。工厂定名为河南省中原化肥厂(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公司的前身)。 1987年9月,创业者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进了这座满目荒凉的沙丘,开始了工程的建设。1990年5月17日,中原化肥厂的设备开始运转,洁白的尿素撒向了中原沃野。同时,河南省没有大化肥的历史宣告结束。 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厂里当操作工,当时厂里仅有尿素一种产品。随后,我目睹了中原大化产品链条由单一尿素到肥化并举的发展过程。 1997年底,刚刚组建的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就遇到了水、电、天然气涨价,化肥市场周期性疲软等困难,由于仅有尿素这一种产品,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过一番研究,企业确立了“以一业为主,发展多种产品、多种所有制成分,逐步把中原大化建成大型化工企业集团”的指导思想,走上了肥化并举之路。 不久,中原大化就建成了年产2万吨双氧水项目,当年实现了盈利。经过技术改造,目前年产量已接近3万吨。1998年10月,依托自身拥有尿素产品的优势,公司开工建设了第一套年产1.2万吨的三聚氰胺装置,2000年4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为扩大规模,公司又分别于2001年9月和2003年12月开工建设了第二、第三套三聚氰胺装置,使公司三聚氰胺年产能达到了6万吨,成为国内大型三聚氰胺生产基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司还根据国内外化肥发展趋势和国内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于2000年12月开工建设了年产60万吨复合肥项目一期工程,2002年3月一次投料成功。为了灵活调整配方,公司又扩建了一套年产10万吨的复合肥装置,使复合肥年产能达40万吨。 2003年以来,基于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现状和煤化工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决定发展煤化工项目。煤化工50万吨/年甲醇工程于2005年元月开工建设,2008年5月一次投料成功,创造了国内同类型、同规模项目建设工期最短、国产化率最高、投资最省、资源综合利用最优等多项纪录。我们的肥化并举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公司
|
|
|
|
|
|